查古籍
[總訣]小兒內(nèi)證求太陰,修園有語特叮嚀。集中所列無他證,他證皆當(dāng)即此尋。
初生小兒,屈腰啼叫不休者,瘀血積腹內(nèi)也。宜用下瘀湯。
桃仁(三錢) 靈脂(三錢) 木香(一錢) 濃樸(一錢) 枳殼(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歌曰∶初生兒便哭無休,腰屈應(yīng)知瘀血留。
靈脂桃仁丹枳殼,木香濃樸一方投。
小兒腹痛,以及脹滿吐瀉者,總責(zé)太陰經(jīng)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術(shù)(三錢) 云苓(三錢) 黨參(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 甘草(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小兒吐瀉腹疼加,用藥仍宜香與砂。
苓草參甘陳夏共,扶脾理氣效堪夸。
小兒食積,手足熱而腹痛者,脾胃不運(yùn)化也。宜加減平胃散。
蒼術(shù)(一錢) 濃樸(一錢) 甘草(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神曲(三錢) 麥芽(三錢) 山楂(二錢) 黃連(三分) 生姜(二片) 白芍(二錢)
歌曰∶腹痛知兒飲食停,草姜楂樸效殊靈。
蒼陳麥曲連同芍,脾胃調(diào)和病即寧。
(伯未按∶飯焦炒透,和砂仁研細(xì),為消食妙品。)
小兒黃瘦,以及腹大潮熱者,脾胃之疳疾也。宜已疳胡連湯。
枳殼(一錢五分) 山楂(一錢五分) 麥芽(三錢) 蕪荑(一錢五分) 胡黃連(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生姜(二片) 甘草(一錢) 腹皮(一錢) 銀柴胡(二錢)
歌曰∶小兒疳疾瘦兼黃,楂麥?zhǔn)徿梃撞菰敗?/p>
腹共胡連柴共芍,理脾仍要用生姜。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shí)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shí)》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bǔ)編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總訣]小兒內(nèi)證求太陰,修園有語特叮嚀。集中所列無他證,他證皆當(dāng)即此尋。
初生小兒,屈腰啼叫不休者,瘀血積腹內(nèi)也。宜用下瘀湯。
桃仁(三錢) 靈脂(三錢) 木香(一錢) 濃樸(一錢) 枳殼(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歌曰∶初生兒便哭無休,腰屈應(yīng)知瘀血留。
靈脂桃仁丹枳殼,木香濃樸一方投。
小兒腹痛,以及脹滿吐瀉者,總責(zé)太陰經(jīng)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術(shù)(三錢) 云苓(三錢) 黨參(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 甘草(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小兒吐瀉腹疼加,用藥仍宜香與砂。
苓草參甘陳夏共,扶脾理氣效堪夸。
小兒食積,手足熱而腹痛者,脾胃不運(yùn)化也。宜加減平胃散。
蒼術(shù)(一錢) 濃樸(一錢) 甘草(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神曲(三錢) 麥芽(三錢) 山楂(二錢) 黃連(三分) 生姜(二片) 白芍(二錢)
歌曰∶腹痛知兒飲食停,草姜楂樸效殊靈。
蒼陳麥曲連同芍,脾胃調(diào)和病即寧。
(伯未按∶飯焦炒透,和砂仁研細(xì),為消食妙品。)
小兒黃瘦,以及腹大潮熱者,脾胃之疳疾也。宜已疳胡連湯。
枳殼(一錢五分) 山楂(一錢五分) 麥芽(三錢) 蕪荑(一錢五分) 胡黃連(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生姜(二片) 甘草(一錢) 腹皮(一錢) 銀柴胡(二錢)
歌曰∶小兒疳疾瘦兼黃,楂麥?zhǔn)徿梃撞菰敗?/p>
腹共胡連柴共芍,理脾仍要用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