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天津宋氏婦,年四旬,于仲夏得大氣下陷,周身發(fā)冷證。
病因稟賦素弱,居恒自覺氣分不足,偶因努力搬運重物,遂覺呼吸短氣,周身發(fā)冷。
證候呼吸之間,恒覺氣息不能上達(dá),時當(dāng)暑熱,著夾衣猶覺寒涼,頭午病稍輕,午后則漸劇,必努力始能呼吸,外被大氅猶或寒戰(zhàn),飲食少許,猶不消化。其脈關(guān)前沉細(xì)欲無,關(guān)后差勝亦在沉分,一息不足四至。
診斷此上焦心肺之陽虛損,又兼胸中大氣下陷也。為其心肺陽虛,是以周身惡寒而飲食不化,為其胸中大氣下陷,是以呼吸短氣,頭午氣化上升之時是以病輕,過午氣化下降之時所以增劇也。擬治以回陽升陷湯加黨參之大力者以補助之。
處方生箭 (八錢) 野臺黨參(四錢) 干姜(四錢) 當(dāng)歸身(四錢)桂枝尖(三錢) 甘草(二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將藥連服三劑,氣息已順,而兼有短氣之時,周身已不發(fā)冷,惟晚間睡時仍須濃復(fù),飲食能消化,脈象亦大有起色。遂即原方去黨參,將干姜、桂枝皆改用二錢,又加生懷山藥八錢,俾再服數(shù)劑,以善其后。
幫助心為君火,全身熱力之司命,肺與心同居膈上,一系相連,血脈之循環(huán)又息息相通,是以與心相助為理,同主上焦之陽氣。然此氣雖在上焦,實如日麗中天,照臨下土,是以其熱力透至中焦,胃中之飲食因之熟腐,更透至下焦,命門之相火因之生旺,內(nèi)溫臟腑,外暖周身,實賴此陽氣為布護宣通也。特是,心與肺皆在胸中大氣包舉之中,其布護宣通之原動力,實又賴于大氣。此證心肺之陽本虛,向賴大氣為之保護,故猶可支持,迨大氣陷而失其保護,遂致虛寒之象頓呈。此方以升補胸中大氣為主,以培養(yǎng)心肺之陽為輔,病藥針芥相投,是以服之輒能奏效也。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天津宋氏婦,年四旬,于仲夏得大氣下陷,周身發(fā)冷證。
病因稟賦素弱,居恒自覺氣分不足,偶因努力搬運重物,遂覺呼吸短氣,周身發(fā)冷。
證候呼吸之間,恒覺氣息不能上達(dá),時當(dāng)暑熱,著夾衣猶覺寒涼,頭午病稍輕,午后則漸劇,必努力始能呼吸,外被大氅猶或寒戰(zhàn),飲食少許,猶不消化。其脈關(guān)前沉細(xì)欲無,關(guān)后差勝亦在沉分,一息不足四至。
診斷此上焦心肺之陽虛損,又兼胸中大氣下陷也。為其心肺陽虛,是以周身惡寒而飲食不化,為其胸中大氣下陷,是以呼吸短氣,頭午氣化上升之時是以病輕,過午氣化下降之時所以增劇也。擬治以回陽升陷湯加黨參之大力者以補助之。
處方生箭 (八錢) 野臺黨參(四錢) 干姜(四錢) 當(dāng)歸身(四錢)桂枝尖(三錢) 甘草(二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將藥連服三劑,氣息已順,而兼有短氣之時,周身已不發(fā)冷,惟晚間睡時仍須濃復(fù),飲食能消化,脈象亦大有起色。遂即原方去黨參,將干姜、桂枝皆改用二錢,又加生懷山藥八錢,俾再服數(shù)劑,以善其后。
幫助心為君火,全身熱力之司命,肺與心同居膈上,一系相連,血脈之循環(huán)又息息相通,是以與心相助為理,同主上焦之陽氣。然此氣雖在上焦,實如日麗中天,照臨下土,是以其熱力透至中焦,胃中之飲食因之熟腐,更透至下焦,命門之相火因之生旺,內(nèi)溫臟腑,外暖周身,實賴此陽氣為布護宣通也。特是,心與肺皆在胸中大氣包舉之中,其布護宣通之原動力,實又賴于大氣。此證心肺之陽本虛,向賴大氣為之保護,故猶可支持,迨大氣陷而失其保護,遂致虛寒之象頓呈。此方以升補胸中大氣為主,以培養(yǎng)心肺之陽為輔,病藥針芥相投,是以服之輒能奏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