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求真》 斑蝥

    作者: 黃宮繡

    (卵生)破惡氣惡毒

    斑蝥(專入下部。)最屬惡物。聞人捕捉。即于尾射出惡氣。令人臭不可聞。近人肌肉則潰。入胎則墮。其毒概可知矣?。ㄉ褶r本草經云。春食芫花為芫青。夏食葛花為亭長。秋食豆花為斑蝥。冬入地中為地膽。按芫青青綠?;ㄓ榷?。亭長黑身赤頭。斑蝥斑色。地膽黑頭赤足。)其味辛。其氣寒。其性下走而不上。(專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

    故書言外用止可以蝕死肌。敷疥癬惡瘡。內治止可以破石淋。拔瘰 疔腫。下犬傷惡毒而已。取其以毒攻毒也。然惟實者可用。其拔瘰 毒。則以斑蝥法制。使令毒根從便出。如粉片血塊爛肉之形。(楊登甫曰。瘰 之毒。莫不有根。大抵治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令其根從小便出如粉片血塊爛肉。)次以木通滑石燈心草輩導之。但下犬毒之初。先于患人頭上拔去血發(fā)二三莖。以斑蝥七枚。去翅足炙黃。用蟾蜍搗汁服之。瘡口于無風處嗍去惡血。小便洗凈。發(fā)炙敷之。服后小盒飯有瘀毒泄出。三四日當有狗肉三四十枚為盡。如數(shù)少。再服七枚。若愈后。忌聞鐘聲。復發(fā)則不可治矣。去頭足糯米炒熟。生用則吐瀉。人亦有用米取氣不取質者。畏巴豆丹參。惡甘草芫花。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