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心理學(xué)》 三、晤談技術(shù)

    晤談的目的是為了溝通臨床家與來訪者(或病人)之間的思想感情。溝通技術(shù)包括言語的和非言語的,如表情、手熱和姿勢等。

    (一)言語溝通――聽和談

    聽和談在晤談中非常重要。聽和談都有溝通作用,而聽比談更重要。

    言語“能有力地控制人們的思想和動作,能使你做未曾想到要做的事,可改變你的觀點和信念,可欺騙你,可使你快樂和憂愁,能將新的觀點置于你的頭腦,能使你想得到你沒有的東西,也可以用它來控制你自己,所以它是一個廣泛使用的很有用的工具”(G.A.Miller,1973)。

    聽的技術(shù),因目的不同而不同。如聽來訪者或病人的主訴、聽他們在交談時的反應(yīng)、聽對測驗問題的回答等。雖然所運用的技術(shù)有所差別(這將在有關(guān)章節(jié)中涉及到),但其共同之處都是側(cè)重于以臨床評估為目的。聽來訪者談話,既要讓他自由陣述,又要有中心內(nèi)容,不能漫無目的。既要細(xì)心,但又不是消極地聽,而要積極地聯(lián)系、綜合,并有分析;既要抓信談話要點,又要不疏漏有意義的細(xì)節(jié);既要分析判斷,又不能塞進(jìn)自己的觀點。

    不管是何種目的談話,接淡者所說的總是要少于來訪者的,臨床家雖然操縱著整個晤談過程,但大部分時間是在聽,只在個別時間作一點提示或鼓勵。

    (二)非言語的溝通――表情和姿勢

    1.面部和眼睛表情在交談中的作用例如微笑通常表示同意義談?wù)叩囊庖?,對談話?nèi)容感興趣,但有時也用微笑來表示反對或不同意。觀察接觸者的眼睛,特別是瞳孔很重要。視線的接觸是相互交往的開始。視線接觸頻繁表示彼此雙方都被吸引到話題中來了。其凝視著你,表示在接受你的談話,他的眼睛一溜,表示他想講話了。注視的時間,一般為1~7秒。但聽對方講話時比自己講話時注視對方的時間長些。如果瞳孔變大起來,表明他對談話內(nèi)容感興趣或興奮起來。

    2.姿勢、身體運動和坐的位置來訪者可有如下行為:理頭發(fā)、摸嘴巴、撥弄戒指、扯扯衣服、兩腿交叉、搖腳、敲手指、聳肩等。身體運動有點頭、使眼色、伸舌等,有的無意義,有的有意義。例如身體前傾,通常表示在注意或接近接談?wù)撸缓髢A或側(cè)身表示消極或撤離話題;挺胸、抬頭、伸肩表示傲慢;身體前傾、垂頭、垂肩、縮胸表示沮喪。在松弛時身體姿勢對稱。雙眼視線取高位比取低位的要松弛些。呈中等程度松弛的情況表示對接談有好感,趨向他;呈極度松弛時表示對接觸者不太感興趣。

    兩人談話時的相間隔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有不同意義。大多數(shù)情況下有如下的關(guān)系;一男一女坐的距離近,兩個男性談話距離遠(yuǎn),兩個女性談話居中。兒童談話距離較近,成人較遠(yuǎn),少年居中。在臨床交談中,與有暴力行為的病人交談時的間距遠(yuǎn)。與暴力犯人更遠(yuǎn)。

    總之,從交談活中得到的信息,不只是憑言語內(nèi)容,還要靠非言語的表情。有人(Mehrabion,1972)研究交談中信息的來源,面部表情占55%,談話音調(diào)占38%,談話內(nèi)容只占7%。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