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求真》 商陸

    作者: 黃宮繡

    (毒草)大通水道下行

    商陸(專入脾)。辛酸苦寒有毒。功專入脾行水。其性下行最峻。有排山倒海之勢。功與大戟芫花甘遂相同。故凡水腫水脹。瘕疝癰腫。喉痹不通。濕熱蠱毒惡瘡等癥。服此即能見效。(喻嘉言曰。從來腫脹。遍身頭面俱腫者。尚易治。若只單腹脹。則難治。遍身俱腫脹者。五臟六腑各有見癥。故瀉肝瀉脾瀉膀胱大小腸。間有取效之時。單單腹脹久窒。而清者不升。濁者不降?;ハ嘟Y(jié)聚。牢不可破。實因脾胃之衰微所致。而瀉脾之藥。安敢用乎?明乎此。則有培養(yǎng)一法。補元氣是也。則有招納一法。宣布五陽是也。則有解散一法。開鬼門潔凈府是也。凡腫傷脾則臍必突。傷腎則足底必平。傷肺則背肩聳。傷肝則唇黑皮腫。傷心則缺盆必平。及咳嗽失音。凡腫先起于腹。后散四肢者??芍巍O绕鹚闹?。后歸于腹者。必死。)如仲景牡蠣澤瀉散之用商陸。以治大病后腰以下腫。用此急迫以散之也。若脾虛水腫。因服輕劑未愈。遂用苦劣有毒純陰之藥迅迫。效雖稍見。未幾即發(fā)。決不可救。取花。白者良。赤者只堪貼臍。(入麝三分搗貼。小便利則腫消。嘉謨曰。古贊云。其味酸辛。其形類人。療水貼腫。其效如神。斯言盡之矣?。┖诙箿粲?。得蒜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的配方手冊。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