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心悟》 紫金丹

    解諸毒,療瘡腫,主用極弘,立見奇效,凡居家出入,遠游仕宦者,不可缺此。

    山茨菇(洗凈,二兩) 五倍子(捶破洗凈,二兩) 千金子(去殼,去油凈,一兩) 紅芽大戟(去蘆根,洗凈,焙干為末,一兩五錢) 明雄黃(三錢) 朱砂(水飛,三錢) 麝香(當門子,三錢

    以上藥,于凈室中,制為極細末,候端午、七夕,或天、月二德日,合起,以糯米濃粥湯和勻,杵千下。凡合藥,切忌雞犬見。每錠一錢,每服一錠,或半錠,開水磨服。病在上者必吐,在下者,必利,吐利后,以溫粥補之。

    一治飲食藥毒。蠱毒、菌毒、河豚中毒、自敗牛、馬、豬、羊等肉毒,人誤食之,必脹悶昏倒,急用水磨一錠灌之,或吐或瀉,其人立蘇。

    一南方山嵐瘴氣,霧露水濕,自人感之,即覺滿悶嘔惡,憎寒壯熱,隨用開水磨服數(shù)分

    一治癰疽發(fā)背、對口疔瘡、天蛇毒、楊梅瘡,并用無灰清酒磨服,外用醋磨涂瘡上,日夜數(shù)次,覺癢而消。

    一治喉痹、喉風、喉疔、乳蛾等癥,并用薄荷煎湯磨服一錠,即見消散。

    一治絞腸痧、烏痧脹,通腹攪痛非常,用清水磨服一錠即愈。

    一治婦人邪氣鬼胎,用石菖蒲煎湯,磨服一錠,即消。

    一治自縊、溺水、魘夢、鬼魅迷人,但心頭溫者,俱用生姜汁磨服一錠,立蘇。

    一治惡蛇、瘋?cè)?、毒蝎、溪澗諸惡蟲傷人,隨即發(fā)腫,攻注走痛,或昏悶喊叫,命在須臾,急用清酒磨下一錠,仍取他人口涎磨敷患處,再服蔥湯一大碗,被蓋出汗,其人必活。

    一治天行時疫,延門傳染,用米醋磨濃涂鼻孔中,仍以開水服少許,即不傳及。

    一治傳尸勞瘵,諸藥不效,每早用清水磨服一錠,三日即下惡物。有一女子患瘵癥,方士教服此,片時吐下小蟲十余條,后服蘇合香丸,其病頓愈。以此相傳,活人不計其數(shù)。此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
  • 作者:
    ?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guān)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