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查古籍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通治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
羌活(行上力大) 獨活(行下力專,各一錢) 桂心(五分) 秦艽(一錢) 當歸(三錢) 川芎(治風先治血,七分) 甘草(炙,五分) 海風藤(二錢) 桑枝(三錢) 乳香(透明者) 木香(止痛須理氣
水煎服。
風氣勝者,更加秦艽、防風;寒氣勝者,加附子;濕氣勝者,加防己、萆、苡仁。痛在上者,去獨活,加荊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間有濕熱者,其人舌干、喜冷、口渴、溺赤、腫處熱辣,此寒久變熱也,去肉桂,加黃柏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