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入門》 蒼術

    作者: 李橚

    蒼術辛烈苦甘溫,主風寒濕痹疸屯,腫滿痰積瘧皆散,止嘔瀉治頭目昏。

    蒼,以色言,無毒。浮而升,陽也。入足陽明太陰經(jīng)。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逐皮間風水結(jié)腫,心下滿悶,腹中脹痛窄狹,消痰飲、 癖、氣塊,祛瘧,除瘟疫、山嵐瘴氣,止霍亂吐瀉不止。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青盲雀目、內(nèi)外翳障。久服烏須注顏、壯筋骨、明耳目、潤肌膚是驗,然此皆為陽虛者言也。

    丹溪云∶辛散雄壯,發(fā)汗甚速。以黃柏、牛膝、石膏下行之藥引之,則治下焦?jié)窦?。入平胃散,能去中焦?jié)窦?,而平胃中有余之氣;入蔥白、麻黃之類,則能散肉分至皮表之邪。惟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誤服耗氣血,燥津液,虛火動而痞悶愈甚。米泔浸七日夜,去粗皮,炒黃色,或童便浸。防風、地榆為使。忌桃、李、雀、鴿肉。抑考《神農(nóng)經(jīng)》云∶若欲長生,須服山精。言術結(jié)陰陽之精,未嘗分蒼白也。自陶隱居分用,而后貴白而賤蒼,善乎!東垣云∶補中除濕,力不及白;寬中發(fā)汗,功過于白。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