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免疫學(xué)》 一、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檢測

    1.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測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測定是檢查體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由于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由IgD和IgE缺陷所致疾病,所以通常檢測IgG、IgM、IgA,這三類Ig就可以代表血清Ig的水平(表20-2)。檢測發(fā)現(xiàn)三類Ig水平均明顯低下,就可考慮體液免疫缺陷。但在分析兒童Ig水平時,應(yīng)注意Ig的水平隨年齡而變化。體液免疫功能缺陷首先考慮患者血清Ig 水平,如果所有類別Ig水平均降低,即稱為一般性聯(lián)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如果免疫球蛋白水平極度低下,或IgG、IgM、IgA,三類Ig總量低于2mg/ml則稱為嚴(yán)重低丙種球蛋白血癥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agammaglobulinemia)。如果只一種或兩種Ig水平降低,則稱為異常丙種球蛋白血癥(dysgammaglobulinemia)。一般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多見于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常見于原發(fā)免疫缺陷病。但是常有約50%IgA缺陷病人無臨床癥狀,伴有反復(fù)感染的IgA缺陷病人常同時有IgG的缺陷。常規(guī)的定量檢測血中Ig的方法是單向免疫擴散和免疫比濁法。

    表20-2 人類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量

    類別變化較大時期(mg/ml)達(dá)到成人水平與均值IgG1 ~5歲8.0 ~10.0
    4 ~8歲 8.0 ~10.0
    9 ~13歲 10 ~11.08歲以后
    12.0±2.6mg/ml
    (150±321IU/ml)IgA1 ~2歲0.5
    4 ~8歲 1~1.5
    9 ~13歲 1.5~2.012歲以后
    2.0±0.5mg/ml
    (140±36IU)/ml)IgM1 ~4歲1.0
    4 ~8歲 1.0
    9 ~13歲 1.0男性1歲
    女性2歲
    1.1±0.3mg/ml
    (130±40IU)/ml)

    注:IU=國際單位

    2.分泌型IgA(SIgA)的測定SIgA是粘膜抗感染的重要因素,但是粘膜抗感染還包括少量滲出的IgM和IgG,還有細(xì)胞免疫的作用。由SIgA缺陷病人??蓹z測出針對牛奶或其他食物蛋白的沉淀抗體和自身抗體,說明機體對抗原蛋白質(zhì)吸收異常,同時也存在免疫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功能紊亂。一般來說血清IgA缺陷病人常伴有SIgA缺陷,反之亦然。說明在機體中血清IgA和SIgA之間有某種生物相關(guān)性。最近也有報導(dǎo)少數(shù)SIgA缺陷病人的血清IgA水平正常,因而分別檢查血清中和分泌液中IgA水平還是有必要的。目前用免疫比濁法可較精確地測定分泌液中IgA時和IgM和IgC水平。在用單向免疫擴散和免疫比濁法定量IgA時,因抗血清是針對這兩型共有的α鏈的,故不能區(qū)分SIgA和血清來源的IgA。而應(yīng)用抗分泌小體的抗體用酶免疫分析法,可區(qū)分血清IgA和分泌型IgA,并可對SIgA進行定量。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張志聰
  • 作者:
  • 作者:
    李東垣
  •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作者:
  • 作者:
    凌曉五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作者:
    龔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