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青娥丸
治腎虛感寒濕之氣。
胡桃(三十個,去殼膜) 故紙(六兩,酒炒) 杜仲(十六兩,姜汁炒) 蒜(四兩,炊為膏)
共研末,丸桐子
奇效方
胡桃肉 補(bǔ)骨脂 杜仲(各一錢)
水三盅,煎一盅服。(按∶骨脂宜減半)
甘姜苓術(shù)湯(《金匱》)
按∶此湯去茯苓,以四味各等分,名腎著湯,治同。
摩腰膏(《種福堂》)
治老人虛人腰痛,婦人帶下清水不臭者、虛寒者宜之。
附子 川烏 南星(各二錢五分) 川椒 雄黃 樟腦 丁香(各一錢五分) 干姜(二錢) 麝香(二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用生姜自然汁化開,如糜,蘸于掌上烘熱,摩腰中痛處,即以暖帛扎之,少頃,其熱如火,每日飲后用一丸。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青娥丸
治腎虛感寒濕之氣。
胡桃(三十個,去殼膜) 故紙(六兩,酒炒) 杜仲(十六兩,姜汁炒) 蒜(四兩,炊為膏)
共研末,丸桐子
奇效方
胡桃肉 補(bǔ)骨脂 杜仲(各一錢)
水三盅,煎一盅服。(按∶骨脂宜減半)
甘姜苓術(shù)湯(《金匱》)
按∶此湯去茯苓,以四味各等分,名腎著湯,治同。
摩腰膏(《種福堂》)
治老人虛人腰痛,婦人帶下清水不臭者、虛寒者宜之。
附子 川烏 南星(各二錢五分) 川椒 雄黃 樟腦 丁香(各一錢五分) 干姜(二錢) 麝香(二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用生姜自然汁化開,如糜,蘸于掌上烘熱,摩腰中痛處,即以暖帛扎之,少頃,其熱如火,每日飲后用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