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從眾錄》 診法

    作者: 陳修園

    左手脈數(shù),熱多,脈澀,有死血,浮弦為肝風(fēng);右手滑實(shí)為痰積,脈大是久病,虛大是氣虛。

    正元丹(《秘旨》)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有時(shí),陰火上沖,則頭面赤熱,眩暈惡心,濁氣逆滿,則胸脅刺痛,臍腹脹急。

    人參(三兩,用川烏一兩煮汁收入,去川烏) 白術(shù)(二兩,用陳皮五錢煎汁收入,去陳皮)茯苓(二兩,用肉桂六錢酒煎汁收入,曬干勿見(jiàn)火,去桂) 甘草(一兩五錢,用烏藥一兩煎汁收入,去烏藥) 黃 (一兩五錢,用川芎一兩酒煎收入,去川芎) 薯蕷(一兩,用干姜三錢煎汁收入,去干姜)

    上六味,除茯苓,文武火緩緩焙干,勿炒傷藥性,杵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紅棗一枚,擘,煎數(shù)沸。入鹽一捻,和渣調(diào)服,服后飲熱酒一杯,以助藥力。此方出自虞天益《制藥秘旨》,本《千金方》一十三味,卻取烏頭、姜、桂等辛燥之性,逐味分制四君、 、薯之中。較七珍散但少粟米,而多紅棗,雖其力稍遜原方一籌,然雄烈之味既去,則真滓無(wú)形,生化有形,允為溫補(bǔ)少火之馴劑,而無(wú)食氣之虞。真《千金》之功臣也。

    一味鹿茸酒

    注云∶緣鹿茸生于頭,頭暈而主鹿茸,蓋以類相從也。

    鹿茸(半兩)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許服。

    一味大黃散

    丹溪云∶眩暈不可當(dāng)者,此方主之。

    大黃酒制三次,為末,茶調(diào)下,每服一錢至二三錢。

    加味左歸飲

    治腎虛頭痛如神,并治眩暈?zāi)客础?/p>

    熟地(七錢) 山茱萸 懷山藥 茯苓 枸杞(各三錢) 肉蓯蓉(酒洗,切片,四錢 細(xì)辛) 炙草(各一錢) 川芎(二錢)

    水三杯,煎八分,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