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泥固 用。有癩者。
辛,涼,微毒,足陽明藥也。療諸般癰疽發(fā)背惡瘡,治一切五疳八痢腫毒。殺疳蟲而平鼠小兒疳積,腹大黃瘦,取大者一枚,去首、足、腸,清油涂之,用陰陽瓦焙熟,末食之。
連服五六枚。(驗方第一。)
小兒疳瀉,腹大黃瘦。取一枚燒末飲服。(第二。)
發(fā)背腫毒未成者,用活蟾蜍一枚,系于瘡上,半日必昏憒,置水中救其性命;再易一枚,其蟾蜍如舊,則毒散矣。又勢重者,破開可連肚合瘡上。(第三。)
一切疳積,燒末醋敷。(第四。)
金蟾散大蟾(一枚)
揀砂塞滿腹,用黃泥固濟,燒紅去泥,為末酒下,分數(shù)服。治單腹脹。(諸方第一。)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泥固 用。有癩者。
辛,涼,微毒,足陽明藥也。療諸般癰疽發(fā)背惡瘡,治一切五疳八痢腫毒。殺疳蟲而平鼠小兒疳積,腹大黃瘦,取大者一枚,去首、足、腸,清油涂之,用陰陽瓦焙熟,末食之。
連服五六枚。(驗方第一。)
小兒疳瀉,腹大黃瘦。取一枚燒末飲服。(第二。)
發(fā)背腫毒未成者,用活蟾蜍一枚,系于瘡上,半日必昏憒,置水中救其性命;再易一枚,其蟾蜍如舊,則毒散矣。又勢重者,破開可連肚合瘡上。(第三。)
一切疳積,燒末醋敷。(第四。)
金蟾散大蟾(一枚)
揀砂塞滿腹,用黃泥固濟,燒紅去泥,為末酒下,分數(shù)服。治單腹脹。(諸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