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柳絮、柳花、柳實(shí)、柳子

    作者: 汪讱庵

    苦,寒,無(wú)毒。柳絮治風(fēng)水黃膽,頭面黑熱,痂疥惡瘡,金瘡出血。柳花療肢攣膝痛,止血消渴。

    黃膽初起,柳枝煎汁服。(驗(yàn)方第一。)

    一塊猝腫,酒煎柳白皮熨之。(第二。)

    一塊急痛。同上。(第三。)

    走注痛急。同上。(第四。)

    齒根腫痛,柳枝、槐白皮、桑白皮、白楊白皮,水煎漱之。(第五。)

    風(fēng)蟲牙痛,柳白皮卷如指大,含咀之。以其汁漬牙根間。(第六。)

    乳癰初起,柳根白皮堅(jiān)紫者,搗爛火溫,白布包熨之,冷再易。(第七。)

    反花惡瘡,柳枝葉煎如餳,日三涂之。(第八。)

    赤丹從背起,柳木炭,水合敷。(第九。)

    小便白濁,清明柳葉,煎湯代茶。(第十。)

    小兒丹毒,柳葉一斤,煮汁拓洗,日七次。(十一。)

    眉毛脫落,柳葉為末,姜汁夜夜調(diào)敷。(十二。)

    猝得惡瘡,人不識(shí)者。柳葉煮汁,入少鹽頻洗之。白皮亦可。(十三。)

    面上惡瘡。同上。(十四。)

    痘爛生蛆,嫩柳葉鋪席上,臥之,蛆盡出。(十五。)

    吐咯血,柳葉焙末,米湯下一錢。(十六。)

    金瘡出血,柳絮封之即止。(十七。)

    面上膿瘡,柳絮、輕粉為末,燈中油合敷。(十八。)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