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在耳后青脈間。灸七壯。主身熱頭重,脅痛,風聾,耳痛、塞,耳痛鳴聾,胸脅相引,不得俯仰。及發(fā)癇風,螈,嘔吐。及治目昏眩,失精,瞻視不明。
在耳本雞足青絡脈(原注∶又名體脈)。灸三壯。亦云不灸。
在耳后入發(fā)際四分。灸七壯。主喉痹,頸項腫,不可俯仰,頰腫引耳后,頭面氣腫,足痿,失履不收,風頭。耳后痛,煩心。及足不收,口僻,頭項搖,痛,牙車急,癲疾強仆,狂瘧,項強急痛,牙齒齲痛,小便黃赤。
在完骨上、枕骨下,動搖有空。灸七壯。主頭痛如錐刀刺,不可以動。主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所聞,舌本出血。及主舌寒口干,心煩,臂外肘節(jié)痹,不及頭,鼻管疽發(fā)為癘,鼻衄,頭痛。及四肢轉(zhuǎn)筋,癰疽,頭痛惡風,引頭目。
在耳后入發(fā)際一寸。灸七壯。主癭氣,肩背不能伸屈,氣痹,咳逆痰沫,牙齒疼痛,手,足緩不收,中滿不得喘息,耳中嘈嘈無所聞,頸項癰腫。
在耳后陷中,接之引耳中。灸七壯。主耳痛、鳴、聾。主口噤不開,引鼻中,口失欠,下牙齒痛,口眼斜,失欠脫頷,口噤不能言,頰腫,牙車急痛。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在耳后青脈間。灸七壯。主身熱頭重,脅痛,風聾,耳痛、塞,耳痛鳴聾,胸脅相引,不得俯仰。及發(fā)癇風,螈,嘔吐。及治目昏眩,失精,瞻視不明。
在耳本雞足青絡脈(原注∶又名體脈)。灸三壯。亦云不灸。
在耳后入發(fā)際四分。灸七壯。主喉痹,頸項腫,不可俯仰,頰腫引耳后,頭面氣腫,足痿,失履不收,風頭。耳后痛,煩心。及足不收,口僻,頭項搖,痛,牙車急,癲疾強仆,狂瘧,項強急痛,牙齒齲痛,小便黃赤。
在完骨上、枕骨下,動搖有空。灸七壯。主頭痛如錐刀刺,不可以動。主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所聞,舌本出血。及主舌寒口干,心煩,臂外肘節(jié)痹,不及頭,鼻管疽發(fā)為癘,鼻衄,頭痛。及四肢轉(zhuǎn)筋,癰疽,頭痛惡風,引頭目。
在耳后入發(fā)際一寸。灸七壯。主癭氣,肩背不能伸屈,氣痹,咳逆痰沫,牙齒疼痛,手,足緩不收,中滿不得喘息,耳中嘈嘈無所聞,頸項癰腫。
在耳后陷中,接之引耳中。灸七壯。主耳痛、鳴、聾。主口噤不開,引鼻中,口失欠,下牙齒痛,口眼斜,失欠脫頷,口噤不能言,頰腫,牙車急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