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西方子明堂灸經(jīng)》 伏人頭上第三行三穴

    作者: 不詳

    在正營后一寸半。(灸五壯)。主鼻衄,窒,喘息不通,腦風,頭痛,惡風寒。

    在承靈后一寸半,俠玉枕旁,枕骨下陷中(原注∶又名顳)。灸三壯。主鼻管疽發(fā)為厲鼻,勞癲疾大瘦,頭痛,頭目瞑,癲疾。及寒熱引項強急,鼻衄不止,耳風鳴聾,腦風,頭痛不可忍,心悸目眩,癲疾,羸疾體熱,項強不得回顧。魏武患頭風,發(fā)即心悶亂、目眩,華佗灸而立愈。

    在顳后,發(fā)際,陷中。與風府正相當即是,側(cè)相去各二寸為定穴。灸七壯至一百五壯。主肺風面赤,目視KTKT,項痛強不得回顧,面腫皮軟,腦疼,欠氣多,鼻衄、窒,喘息不通,咽喉僂引項攣不收,寒熱,癲仆,煩滿汗不出,瘧發(fā),灑淅惡寒,熱溫病汗不出,目眩,頭痛,淚出,欠氣多,目內(nèi)赤痛,氣發(fā)耳塞,口僻,項脊傴僂。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