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五卷。 分 100 門,包括外感、內傷、外證、婦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證見證等六篇,后附“丹溪翁傳”。
(一)經(jīng)典的應激概念
各種傷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異的定型反應均可稱為應激,表現(xiàn)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系(HPa axis)及交感神經(jīng)-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的興奮,并伴有眾多組織和器官的功能變化。應激不僅取決于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變動,還肥個體心理因素的影響。
構成應激性刺激的內外環(huán)境因素,可分為軀體性為主的、以心理性為主的及混合型三類(表10-3)。
表10-3 應激時血漿中激素水平的變化趨勢
增多:兒茶酚胺,NE,Adr,dopamineCRH-ACTH-GCβ-END,HG,PRL,suppressinADH,RAA(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NPYPGSs,TXs,kininsIL-1,IL-6降低insulin,LH,testosterone,TSH(寒冷時除外)注:部分引自徐仁寶(1991)
(二)應激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十余年來,應激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倍受重視。動物實驗及人體觀察證實,應激對免疫的影響主要是抑制性。
(1)以電擊作為痛性應激刺激,可降低大鼠淋巴細胞對PHA的增殖反應,這一作用有明顯的組織差異,如脾臟淋巴細胞較易對電擊刺激發(fā)生適應。電擊還可減弱脾臟中NK細胞活性,抑制Mφ生成H2O2。這些改變主要是由阿片樣受體介導的。
(2)以2-脫氨葡萄糖(2DG)抑制細胞對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作為代謝性激模型,也獲得類似結果。此應激反應可減少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生率及其嚴重程度。
(3)實驗動物的飼養(yǎng)條件,特別是每籠飼養(yǎng)動物只數(shù)等因素亦明顯影響機體的免疫力,如使T細胞依賴性抗體生成減少,T細胞轉化率降低。此種影響有種屬差異和性別差異,所產(chǎn)生的影響為一過性,的主要影響Th細胞,IL-2的生成,且不依賴于腎上腺的的存在與完整。
(4)應激降低小鼠對HSV感染的免疫力,減少脾臟中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數(shù)目,增加小鼠實驗性腫瘤的的轉移率。
(5)人類外科手樸作為一種典型的應激刺激,可導致血漿中激素和細胞因子濃度的變化,如GH、T4及IL-2等降低,而GC及IL-6升高,這些變化可被PG合成阻斷劑消炎痛所阻斷,淋巴細胞對PHA的反應降低。兒童腦損傷后,血中淋巴細胞減少,以Th及Ts的減少為最明顯,同時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IgM降低而IgA含量上升。機體缺氧后,首先引起外周血淋巴細胞增多,CD16+細胞增加,NK細胞活性及受刺激后的活性均上升,隨后伴有細胞數(shù)目的減少。
(6)心理因素對人免疫功能的影響較為顯著。如觀看外科手術電影構成被動應激,可降低淋巴細胞對ConA的反應,減弱B細胞對PWM刺激的增殖反應,但以進行緊張心算作為主動應激時,僅表現(xiàn)出淋巴細胞對ConA所致的增殖反應下降。孤獨感強或易激惹等個性心理特征能明顯影響分裂原對淋巴細胞的促增殖反應,同時IL-2R表達水平下降??荚噳毫盎橐霾缓偷惹楦行詰ご碳こ0橛醒锌笻SV、抗EBV或抗巨細胞病毒的抗體滴度上升,CD4+細胞及NK細胞的百分比率及活性也相應降低,提示應激可能降低免疫力,使體內潛伏病毒激活。另外,精神疾患伴有免疫功能失調亦是公認的。
(7)心理性應激與許多人類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關系密切。如在回顧性或前瞻仰性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兒童型糖尿病、Crohn's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眼葡萄膜炎、Graves病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與各種心理應激事件有不同程度的關聯(lián)。這些心理應激事件中,突出的有親人去世、離婚和失業(yè)等生活變故。心理性應激也可能提高腫瘤發(fā)生率和轉移率。
對應激的可控制或預見性能有效地改善或不出現(xiàn)應激反應。短期應激刺激呈現(xiàn)免疫抑制,而較長期應激則常引起免疫增強。如以聲音為應激條件時,小鼠NK細胞活性、淋巴細胞對PHA等的增殖反應即是如此。溫和急性的應激訓練,可提高淋巴細胞轉化水平。
(三)應激影響免疫功能的機理
各種應激引起免疫功能改變的機理較為復雜,舉例如下。
(1)CRG-ACTH-GC軸系統(tǒng)的激活。
(2)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的激活。
(3)阿片肽類的參與如,β-END、M-ENK、L-ENK、Dynorphin等。
(4)GH、PRL、α-MSH分泌增加,LH、FSH、TSH(冷刺激除外)等分泌減少,α-MSH可對抗細胞因子激活HPA軸系的作用。
(5)IL-1、IL-6等的釋放。
(6)垂體前葉生成的suppressin(暫譯抑制素),為63kDa的蛋白質,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效應,由ACTH、GH及PRL等刺激細胞生成,故可推測其為應激性激素,參與對免疫功能的抑制性調控。
(7)應激時血清中出現(xiàn)多種免疫抑制因子。如手術、燒傷、失血等均刺激機體生成多種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可抑制淋巴細胞生成IL-2與GC及PGE2等無關。非創(chuàng)作性應激也可引起血清中出現(xiàn)一種免疫抑制因子,其性質為耐熱的6kDa的多肽,可抑制正常小鼠淋巴結淋巴細胞的增殖,該因子的生成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參與,但不涉及腎上腺素及β-END。
由于應激時眾多神經(jīng)內分泌功能變化,可以多重途徑和水平改變機體的免疫力,特別是近年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及腺垂體的suppressin的發(fā)現(xiàn),將有助于闡明應激時神經(jīng)免疫內分泌相互作用的變化規(guī)律及生理或病理意義。如應激時的免疫抑制可保護機體免受更嚴重的損傷,但另一方面卻降低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容易引起感染或腫瘤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