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平、寒,無毒。主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主除煩滿不樂,久悅澤。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生嵩高平澤。冬瓜仁也,八月采之。
〔謹(jǐn)案〕《經(jīng)》云∶冬瓜仁也,八月采之。以下為冬瓜仁說。《爾雅》云∶水芝瓜也,非謂冬瓜別名。據(jù)《經(jīng)》及下條瓜蒂,并生嵩高平澤,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后人誤以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是甘瓜不惑。且朱書論甘瓜之效,墨書說冬瓜之功,功異條同,陶為深誤矣。
案《廣雅》∶冬瓜一名地芝,與甘瓜全別,墨書宜附冬瓜科下。
瓜蒂與甘瓜共條?!秳e錄》云∶甘瓜子主腹內(nèi)結(jié)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脾內(nèi)癰要藥。本草以為冬瓜,但用蒂,不云子也。今腸癰湯中用之。俗人或用冬瓜子,非也。又案諸本草單云瓜子或云甘瓜子,今此本誤作白字,當(dāng)改從甘也。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甘,平、寒,無毒。主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主除煩滿不樂,久悅澤。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生嵩高平澤。冬瓜仁也,八月采之。
〔謹(jǐn)案〕《經(jīng)》云∶冬瓜仁也,八月采之。以下為冬瓜仁說。《爾雅》云∶水芝瓜也,非謂冬瓜別名。據(jù)《經(jīng)》及下條瓜蒂,并生嵩高平澤,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后人誤以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是甘瓜不惑。且朱書論甘瓜之效,墨書說冬瓜之功,功異條同,陶為深誤矣。
案《廣雅》∶冬瓜一名地芝,與甘瓜全別,墨書宜附冬瓜科下。
瓜蒂與甘瓜共條?!秳e錄》云∶甘瓜子主腹內(nèi)結(jié)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脾內(nèi)癰要藥。本草以為冬瓜,但用蒂,不云子也。今腸癰湯中用之。俗人或用冬瓜子,非也。又案諸本草單云瓜子或云甘瓜子,今此本誤作白字,當(dāng)改從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