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瓜核

    拼音注音Jīn Guā Hé別名

    瓜子金(《廣州植物態(tài)》),望水王仙桃、乳汁藤(《廣西藥植名錄》),瓜子核、樹上瓜子、眼樹蓮、瓜子藤(《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石仙桃、小耳環(huán)、上樹瓜子(《廣西中草藥》),上樹鱉、翼魚草(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出處

    《廣西中藥志》

    來源

    為蘿藦科植物瓜子金全株。同屬植物南瓜子金亦同等入藥。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疏林或山谷,溪邊,攀附于石上或樹上。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藤本,有乳汁。莖肉質(zhì)而纖弱,節(jié)間長(zhǎng)5~11厘米,節(jié)上生根。葉對(duì)生,厚而肉質(zhì),卵形.長(zhǎng)1.2~2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葉脈明顯;具短柄?;O小,通常數(shù)朵組成近無柄的花束,生于葉腋內(nèi);花萼5深裂,裂片很小,卵狀長(zhǎng)圓形,內(nèi)有腺體5個(gè);花冠壺狀,黃白色,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雄蕊5,花絲合生成-短管。蓇葖果纖弱。種子頂端有白色絲質(zhì)的種毛?;ㄆ谇锛尽?/p>性味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甘微酸,寒。"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涼血解毒。治肺熱咳血,小兒疳積,痢疾,疔腫癤瘡。

    ①《廣西藥植名錄》:"止咳化痰,催乳。治肺病,貧血,體弱。"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肺化痰,涼血解毒。治肺燥咳血,小兒疳積,跌打腫痛,癤瘡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①治肺燥咳血:石仙桃、一箭球各二兩。水煎,沖蜜糖服。

    ②治痢疾:石仙桃二兩。水煎,沖蜜糖服。

    ③治疔瘡癰毒:石仙桃、狗肝菜各適量,共搗爛,敷患處。

    ④治乳癰未化膿:石仙桃、草鞋根各一兩。共搗爛,敷患處。

    ⑤治小兒膿皰瘡:石仙桃適量,水煎,洗患處。(選方出(《廣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檳榔花拼音注音Bīnɡ Lɑnɡ Huā出處《中藥志》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曬干,去梗。生境分布產(chǎn)于廣東等地。性狀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黃色至淡棕色。氣無,味淡。功能主治①《中藥志》:“為芳香健......
  • 拼音注音Bō Yè Zǐ Jīn Niú別名小涼傘、千年不出山、矮腳涼傘、小部傘、不出林、小矮地茶、小獅子頭、鐵羅傘來源藥材基源:為紫金??浦参锛?xì)羅傘的全株。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rdisia affinis Hemsl.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
  • 別名痢疾草來源菊科波斯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各地引種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濕。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腫痛;外用治癰瘡腫毒。用法用量全草1~2兩,水煎服;外用鮮全草加紅糖適量......
  • 《中藥大辭典》:波棱瓜拼音注音Bō Lénɡ Guā別名色爾格美多(藏名)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實(shí)。9~10月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分布我國西南及西藏等地。原形態(tài)草質(zhì)藤本。莖細(xì)長(zhǎng),攀援。葉互生,心狀闊卵形,......
  • 《全國中草藥匯編》:波棱瓜子拼音注音Bō Lénɡ Guā Zǐ別名色吉美多[藏語]來源葫蘆科波棱瓜子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以種子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柔肝。主治黃疸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