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寒,無毒。主五臟腸胃中結(jié)氣熱,黃膽,腸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陰陽蝕瘡。療驚氣在皮間,肌膚熱赤起,目熱赤痛,口瘡。久服通神。一名檀桓。根,名檀桓,主渴。久服輕身,延年通神。
生漢中山谷及永昌。
惡干漆。今出邵陵者,輕薄色深為勝。出東山者,濃重而色淺。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種小樹,狀如石榴。其皮黃而苦,俗呼為子柏,亦主口瘡。又一種小樹,至多刺,皮亦黃,亦主口瘡。
〔謹(jǐn)案〕子柏,一名山石榴,子似女貞,皮白不黃,亦名小柏,所在皆有。今云皮黃,恐謬矣。案今俗用子柏,皆多刺小樹,名刺柏,非小柏也。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苦,寒,無毒。主五臟腸胃中結(jié)氣熱,黃膽,腸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陰陽蝕瘡。療驚氣在皮間,肌膚熱赤起,目熱赤痛,口瘡。久服通神。一名檀桓。根,名檀桓,主渴。久服輕身,延年通神。
生漢中山谷及永昌。
惡干漆。今出邵陵者,輕薄色深為勝。出東山者,濃重而色淺。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種小樹,狀如石榴。其皮黃而苦,俗呼為子柏,亦主口瘡。又一種小樹,至多刺,皮亦黃,亦主口瘡。
〔謹(jǐn)案〕子柏,一名山石榴,子似女貞,皮白不黃,亦名小柏,所在皆有。今云皮黃,恐謬矣。案今俗用子柏,皆多刺小樹,名刺柏,非小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