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蒺藜子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苦、辛、溫、微寒、無毒。主惡血,破癥結(jié)積聚,喉痹,乳難。身體風(fēng)癢,頭痛,咳逆,傷肺,肺痿,止煩,下氣。小兒頭瘡,癰腫,陰潰,可作摩粉。其葉,主風(fēng)癢,可煮以浴。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一名旁道,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一名即梨,一名茨。生馮翊平澤或道旁。七月、八月采實,曝干。

    烏頭為之使。多生道上,而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而小。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屐。

    今軍家乃鑄鐵作之,以布敵路,亦呼蒺藜。《易》云∶據(jù)于蒺藜,言其兇傷。《詩》云∶墻有茨方用甚希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