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補陽湯

    《蘭室秘藏》卷上:補陽湯處方

    肉桂1錢(去皮),知母(炒)3錢,當(dāng)歸身(酒洗)3錢,生地黃(酒洗)3錢,白茯苓3錢,澤瀉3錢,陳皮3錢,白芍藥5錢,防風(fēng)5錢,黃耆1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羌活1兩,獨活1兩,熟地黃1兩,甘草1兩,柴胡2兩。

    功能主治

    視正反斜癥及內(nèi)障。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2盞,煎至1大盞,去滓,空心服。

    注意

    若大寒大風(fēng),過于勞役,飲食不調(diào),精神不足,或氣弱,俱不得服。

    各家論述

    1.《蘭室秘藏》:《內(nèi)經(jīng)》云,陰盛陽虛,則當(dāng)先補其陽,后瀉其陰,此治法是也,先補其陽,使陽氣上升,通于肝經(jīng)之末,利空竅于目矣。

    2.《醫(yī)方考》:人參、黃耆、白術(shù)、茯苓、甘草、陳皮,甘溫益氣之品也,因所以補陽;柴胡、羌活、獨活、防風(fēng),辛溫散翳之品也,亦所以補陽;知母、當(dāng)歸、生熟地黃、芍藥、澤瀉雖養(yǎng)陰,亦所以濟夫羌、防、柴、獨,使不散其真陽耳,是亦所以補陽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熱,熱者火之象,可以散翳,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蓋眼者肝木之竅,以故用之。

    摘錄《蘭室秘藏》卷上《蘭室秘藏》卷下:補陽湯處方

    黃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連翹1分,蝎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黃耆2分,柴胡2分,當(dāng)歸身3分,麻黃3分,吳茱萸5分,生地黃5分,地龍5分。

    功能主治

    添精神,氣和順,乳食旺。主小兒大寒證。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盞半,煎至6分,去滓,乳食后熱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類證治裁》卷二:補陽湯處方

    參、耆、術(shù)、草、五味。

    功能主治

    表虛,自汗失斂。

    用法用量

    虛,加附子。

    摘錄《類證治裁》卷二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半濕半熱湯處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術(shù)7分,前胡5分,枳殼(麩炒黃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黃芩3分,茵陳3分,當(dāng)歸3分。制法上切細,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黃無熱,靖言了了,腹?jié)M欲嘔,心煩足熱,或有癥瘕,心中懊憹,其脈沉弦緊......
  • 處方半夏 瓜萎仁各150克 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制法上藥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治痰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湯下。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半硫丸別名半桃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處方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zāi)嚭蛣颍刖蕛?nèi)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半硫丸別名半桃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處方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zāi)嚭蛣颍刖蕛?nèi)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處方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上等分。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zāi)嚭蛣?,入臼?nèi)杵數(shù)百下,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積冷,暖元臟,溫脾胃,進飲食。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氣,及年高風(fēng)秘、冷秘或泄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