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
查古籍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
許多非過敏性哮喘患者行24小時pH監(jiān)測均發(fā)現(xiàn)異常胃食管反流。
特別對兒童,胃食管反流可能是哮喘性疾病的一個重要發(fā)病原因。許多患復發(fā)性呼吸道疾病的兒童均檢測到無癥狀的胃食管反流。
【癥狀】
· 氣喘
· 慢性咳嗽
· 夜間發(fā)作的哮喘
· 聲嘶。
【檢查的適應癥】
· 頑固性哮喘患者
· 無法解釋的慢性間歇性肺疾病
· 復發(fā)性肺炎
· 慢性咳嗽
· 聲音嘶啞
· 反復發(fā)作的喉炎。
【診斷措施】
雙通道24小時pH監(jiān)測:
為檢測可能引起喉炎和/或肺部疾病的近端食管反流,應行雙通道24小時pH監(jiān)測。其中一個pH監(jiān)測。其中一個pH感受器應置于LES上方5cm,另一感受器置于食管近端(UES下方2-3cm)(見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