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又稱動態(tài)肺容量,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隨呼吸運動進出的氣量和速度。
(一)每分鐘通氣量(minute ventilation,VE)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體總量。
每分鐘通氣量=潮氣容積×呼吸頻率(次/分)
正常值:男性約6.6L;女性約5.0L。超過10L為通氣過度,低于3L表示通氣不足。每分鐘通氣量中能進入肺泡的氣量才能進行氣體交換又稱死腔氣量(VA)為有效通氣量;只存在于細支氣管以上的氣量不參與氣體交換的部分氣量稱死腔氣量(VD),正常約150ml。故每分鐘肺泡通氣量(有效通氣量)=(潮氣容積-死腔氣量)×呼吸頻率(次/分)。呼吸愈速則有效通氣量越小。
(二)最大通氣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在限定時間內(nèi)(一般采用15秒)以最快的速度及最大的幅度進行呼吸的氣量,通常以一分鐘計算。正常值:男性約104±2.31L;女性約82.5×2.17L。一般是以實測值占預計值的百分比作為判斷指標,低于80%為減少,凡影響氣道、肺及胸廓的病變均可使其降低,其中以氣道阻塞降低最為明顯,故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特點。
最大通氣量預計值回歸方程式
Baldwin:男:[86.4-(0.522×年齡)]×體表面積(m2)(以L表示)
女:[71.3-(0.474×年齡)]×體表面積(m2)(以L表示)
通氣功能儲備考核指標是以通氣儲量百分比表示,常用于胸外科患者手術(shù)前的肺功能評價及職業(yè)病患者勞動力判斷。
通氣儲量百分比=
通氣儲量百分比高于95%者正常,低于86%者提示通氣儲備不佳。
(三)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xiàn)EV)根據(jù)上述用力呼氣所得曲線上,可計算出不同時間所呼出的氣量及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如1秒、2秒、3秒的用力呼氣容積即FEV1、FEV2、FEV3等,以FEV1最有意義。FEV1正常值:男性約3719±117ml;女性約2314±48ml。FEV1、FEV2、FEV3百分比分別為83%、96%、99%。正常人FEV1一般大小80%,基本能在3秒鐘全部呼出。阻塞性通氣障礙時呼出時間延長,而限制性通氣障礙時則往往提前呼完。
(四)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或MMF)將用力呼氣中段曲線起、止點間分成四等分,計算中間兩等分(25~75%)的肺容量與時間之比。曲線AB為中間部分的呼氣量(L)。CD為該部分呼氣所需的時間(S)。
中期流速=
正常值:男性約3.36L/S;女性約2.38L/S,或?qū)崪y值占預計值百分比大于75%者為正常。本檢查較MVV或FEV更為敏感。
圖18-1-2 用力呼氣曲線
圖18-1-3 最大呼氣中期流速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又稱動態(tài)肺容量,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隨呼吸運動進出的氣量和速度。
(一)每分鐘通氣量(minute ventilation,VE)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體總量。
每分鐘通氣量=潮氣容積×呼吸頻率(次/分)
正常值:男性約6.6L;女性約5.0L。超過10L為通氣過度,低于3L表示通氣不足。每分鐘通氣量中能進入肺泡的氣量才能進行氣體交換又稱死腔氣量(VA)為有效通氣量;只存在于細支氣管以上的氣量不參與氣體交換的部分氣量稱死腔氣量(VD),正常約150ml。故每分鐘肺泡通氣量(有效通氣量)=(潮氣容積-死腔氣量)×呼吸頻率(次/分)。呼吸愈速則有效通氣量越小。
(二)最大通氣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在限定時間內(nèi)(一般采用15秒)以最快的速度及最大的幅度進行呼吸的氣量,通常以一分鐘計算。正常值:男性約104±2.31L;女性約82.5×2.17L。一般是以實測值占預計值的百分比作為判斷指標,低于80%為減少,凡影響氣道、肺及胸廓的病變均可使其降低,其中以氣道阻塞降低最為明顯,故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特點。
最大通氣量預計值回歸方程式
Baldwin:男:[86.4-(0.522×年齡)]×體表面積(m2)(以L表示)
女:[71.3-(0.474×年齡)]×體表面積(m2)(以L表示)
通氣功能儲備考核指標是以通氣儲量百分比表示,常用于胸外科患者手術(shù)前的肺功能評價及職業(yè)病患者勞動力判斷。
通氣儲量百分比=
通氣儲量百分比高于95%者正常,低于86%者提示通氣儲備不佳。
(三)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xiàn)EV)根據(jù)上述用力呼氣所得曲線上,可計算出不同時間所呼出的氣量及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如1秒、2秒、3秒的用力呼氣容積即FEV1、FEV2、FEV3等,以FEV1最有意義。FEV1正常值:男性約3719±117ml;女性約2314±48ml。FEV1、FEV2、FEV3百分比分別為83%、96%、99%。正常人FEV1一般大小80%,基本能在3秒鐘全部呼出。阻塞性通氣障礙時呼出時間延長,而限制性通氣障礙時則往往提前呼完。
(四)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或MMF)將用力呼氣中段曲線起、止點間分成四等分,計算中間兩等分(25~75%)的肺容量與時間之比。曲線AB為中間部分的呼氣量(L)。CD為該部分呼氣所需的時間(S)。
中期流速=
正常值:男性約3.36L/S;女性約2.38L/S,或?qū)崪y值占預計值百分比大于75%者為正常。本檢查較MVV或FEV更為敏感。
圖18-1-2 用力呼氣曲線
圖18-1-3 最大呼氣中期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