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南芪、土黃芪(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土五加皮(《廣西中草藥》)。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為??浦参?strong>粗葉榕的根。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于山坡、溝谷、路旁的灌木叢中。分布我國南部及西南部。
粗葉榕,又名:三龍爪、亞椏木、五指毛桃、五爪龍、五指牛奶。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中空,全株被灰色絨毛。單葉互生,紙質(zhì),多型,長橢圓狀披針形、狹或廣卵形,長8~25厘米,寬4~18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邊緣有鋸齒或呈波狀,有時全緣;托葉卵狀披針形,長8~20毫米?;ㄐ虺蓪σ干蛐?,基部苞片卵狀披針形;花黃綠色;雄花生于花序內(nèi)壁近頂部,具梗;萼片4,紫色,線狀披針形;雄蕊2或1枚;癭花的萼片與雄花的相似;子房球形或卵形,花柱側生,柱頭漏斗形;雌花生于另一花序內(nèi),具梗或近無梗;萼片與雄花的相似,但較狹,顏色也較淡。瘦果橢圓形,有小瘤狀凸體。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甘,微溫。"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甘淡,性平。"
健腫補肺,行氣利濕。治肺癆咳嗽,盜汗,肢倦無力,食少腹脹,水腫,風濕痹痛,肝炎,白帶,產(chǎn)后無乳。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健脾化濕,行氣止痛,除痰止咳。治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肝脾作痛,水腫,風濕性關節(jié)炎,勞傷咳嗽。"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益氣固表,舒筋活絡,行氣化濕。治肺結核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盜汗,病后體弱,產(chǎn)后無乳,婦女白帶,胃痛,胸痛,無名腫毒。"
內(nèi)服:煎湯,1~2兩。
①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較重的慢性肝炎:穿破石二市斤,五指毛桃半市斤,葫蘆茶三兩,加水浸煮兩次,濃縮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入防腐劑,靜置,過濾。較重者每天服90毫升,分二次服;輕者,每天服45毫升,一次服完.以一個月為一療程,(廣州市衛(wèi)生管理局《新醫(yī)藥通訊》(2):18~19,1972)
②產(chǎn)后無乳:五指牛奶2兩,燉豬腳服。(《廣西中草藥》)
③白帶:五指牛奶1兩,一匹綢2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南芪、土黃芪(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土五加皮(《廣西中草藥》)。
出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浦参?strong>粗葉榕的根。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溝谷、路旁的灌木叢中。分布我國南部及西南部。
原形態(tài)粗葉榕,又名:三龍爪、亞椏木、五指毛桃、五爪龍、五指牛奶。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中空,全株被灰色絨毛。單葉互生,紙質(zhì),多型,長橢圓狀披針形、狹或廣卵形,長8~25厘米,寬4~18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邊緣有鋸齒或呈波狀,有時全緣;托葉卵狀披針形,長8~20毫米?;ㄐ虺蓪σ干蛐?,基部苞片卵狀披針形;花黃綠色;雄花生于花序內(nèi)壁近頂部,具梗;萼片4,紫色,線狀披針形;雄蕊2或1枚;癭花的萼片與雄花的相似;子房球形或卵形,花柱側生,柱頭漏斗形;雌花生于另一花序內(nèi),具梗或近無梗;萼片與雄花的相似,但較狹,顏色也較淡。瘦果橢圓形,有小瘤狀凸體。
性味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甘,微溫。"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健腫補肺,行氣利濕。治肺癆咳嗽,盜汗,肢倦無力,食少腹脹,水腫,風濕痹痛,肝炎,白帶,產(chǎn)后無乳。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健脾化濕,行氣止痛,除痰止咳。治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肝脾作痛,水腫,風濕性關節(jié)炎,勞傷咳嗽。"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益氣固表,舒筋活絡,行氣化濕。治肺結核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盜汗,病后體弱,產(chǎn)后無乳,婦女白帶,胃痛,胸痛,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
復方①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較重的慢性肝炎:穿破石二市斤,五指毛桃半市斤,葫蘆茶三兩,加水浸煮兩次,濃縮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入防腐劑,靜置,過濾。較重者每天服90毫升,分二次服;輕者,每天服45毫升,一次服完.以一個月為一療程,(廣州市衛(wèi)生管理局《新醫(yī)藥通訊》(2):18~19,1972)
②產(chǎn)后無乳:五指牛奶2兩,燉豬腳服。(《廣西中草藥》)
③白帶:五指牛奶1兩,一匹綢2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