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新編》 桑螵蛸

    作者: 陳士鐸

    桑螵蛸,味咸、甘,氣平,無毒。主女人血閉腰痛,治男子虛損腎衰,益精強(qiáng)陰,補(bǔ)中除疝,止精泄而愈白濁,通淋閉以利小便,又禁小便自遺。此物最佳,苦難得真者。

    二、三月間,自于桑樹間尋之,見有花斑紋子在樹條上者,采之,用微火焙干,存之。若非桑樹上者,無效?;蛟萍由0灼ぷ糁?,非。

    桑螵蛸,三吳最多。土人不知采用,舍近求遠(yuǎn),可勝三嘆。

    或問桑螵蛸,乃螳螂之子,何以異于他樹耶?不知螳螂食桑葉而生子,其功自是不同。

    此物可種,采子入于桑樹之間,每年其子必多,不數(shù)年即繁,又不壞桑樹,而又可以采其子,至便法也。(〔批〕此物雖益人,吾終憐其細(xì)小,用藥必多害物命,可已則已之為妙,又何必種植之多事耶。)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