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證治全書》 備用要方(計九方)

    紫金錠(一名神仙太乙丹,一名玉樞丹、一名萬病解毒丹。)解除一切中毒、積毒、蟲鬼氣,狂亂,迷死,牙關(guān)緊急,小兒急驚等證。凡行兵興役之處,尤不可無。

    五倍子(捶碎洗凈,焙末三兩) 山慈菇(去皮、凈末,二兩) 千金子(即續(xù)隨子仁,去油取霜,一兩) 紅牙大戟(去蘆焙干,凈末一兩五錢) 麝香(三錢,另研)

    上和勻,用糯米煮濃飲為度,分作四十錠。每服半錠,用井花水或薄荷湯磨服,利一、二次邪鬼氣、鬼胎、攣急疼痛,以暖酒磨服。凡修合時日,須用端午、七夕、重陽或天醫(yī)、天德、月德日,于凈室內(nèi)焚香修制。凡奇怪之病,屢用如神。醫(yī)家大家均宜預(yù)配應(yīng)用。

    蠟礬丸(一名黃礬丸。) 治金石發(fā)毒,一切癰疽,托里止痛護臟腑,神妙。不問老少,皆可服之。

    黃蠟(一兩,黃色者佳,熔開離火入礬末) 白礬(一兩,明亮凈者為末)

    上和勻多人眾手急作成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漸加至四、五十丸,熟水或鹽湯送下,,及內(nèi)癰排膿托毒。

    千金化毒丸治諸惡毒。

    明白礬上為丸,每服三錢,以蔥頭七莖煎湯送下,則痛腫俱退。再用仙方活命飲二劑去其余毒。此服,后用消毒之藥,其效異常。治芻蕘之人,用此即退,不用托里藥亦愈。若金石毒藥發(fā)疽者尤效。蓋礬能解金石之毒也。一方用礬末五錢、朱砂五分,熱酒下亦效。此藥托里固內(nèi),止瀉解毒,排膿不動臟腑,不傷氣血,其藥易得,其功甚大,偏僻之處,不可不知此方?;蛳x蛇咬傷,熔化熱滴患處,痛止毒消?;驘峋品?shù)錢皆效。

    呂祖一枝梅

    凡男婦大人小兒新久諸病,生死難定之間,用此芡實大一餅,貼印堂之中,點官香一枝,香盡處一時后不腫不紅皮肉照舊不變,謂之白云漫野,病雖輕淺,終歸冥路。小兒急慢驚風(fēng),一切老幼痢疾,俱可貼之。凡病用之,皆可預(yù)知其生死也。

    雄黃(五錢) 朱砂(三分) 五靈脂(三錢) 巴豆仁(五錢,不去油) 蓖麻仁(五分) 銀朱(一錢五分) 麝香(三分)

    上研細末,于端午日凈室中,午時共研加油燕脂為膏,瓷合收貯,勿經(jīng)婦人之手。臨用豆大一圓,捏餅貼印堂中,其功立見。用過餅送入河中。

    瓊酥散此麻藥也,治一切腫毒等瘡,服之開刀不痛。

    蟾酥(一錢) 半夏(六分) 鬧羊花(六分) 胡椒(一錢八分) 川椒(一錢八分) 川烏(一錢八分) 蓽茇(一錢)

    上共為細末,每服半分,黃酒調(diào)服。如欲大開,加白酒藥一丸。

    整骨麻藥此藥開取箭頭,服之不痛。

    麻黃 胡茄子 姜黃 川烏 草烏(各等分) 鬧羊花(倍用)

    上共為末,每服五分,茶、酒任下。欲解用甘草湯,服之即蘇。

    敷麻藥此藥敷于患上則麻木,任割不痛。

    川烏尖(五錢) 草烏尖(五錢) 胡椒(一兩) 蟾酥(四錢) 生南星(五錢) 生半夏(五錢)

    上為末,用燒酒調(diào)敷。一方加蓽茇五錢。一方加細辛一兩。

    沖和湯治瘡屬半陰半陽,似紅非紅,似腫非腫。此因元氣虛弱,宜補托消之。

    人參 陳皮(各二錢) 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白芷(各錢半) 茯苓 川芎 皂針 制乳香制沒藥 金銀花 甘草節(jié)(各一錢)

    上酒水各半煎服。

    完瘡散治濕爛諸瘡,肉平不斂,及諸瘡毒內(nèi)肉既平,而口有不收者用此最妙。

    滑石(一兩,飛) 赤石脂(五錢,飛) 粉甘草(三錢)

    上為末干摻,或用麻油調(diào)敷,或加枯礬一錢,癢者極宜。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