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著。二卷。上集論帶下、血崩、調(diào)經(jīng)等 38 癥,41 方;下集論妊娠、小產(chǎn)、難產(chǎn)、正產(chǎn)、產(chǎn)后等 40 癥,42 方。
查古籍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著。二卷。上集論帶下、血崩、調(diào)經(jīng)等 38 癥,41 方;下集論妊娠、小產(chǎn)、難產(chǎn)、正產(chǎn)、產(chǎn)后等 40 癥,42 方。
《婦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二十四卷。分調(diào)經(jīng)、眾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產(chǎn)難、產(chǎn)后、總共 260 余論。論后有附方及醫(yī)案。
鼠骨,取其脊骨,燒灰存性,擦齒可以重生,然亦必輔之熟地、榆樹皮、當歸、青鹽、枸杞子、骨碎補、細辛、沒石子之類始效。
鼠膽,滴耳中,實效應(yīng)如響。然膽最難取,必將鼠養(yǎng)熟,乘其不知覺之時,一旦擊死,取則有膽,否則無膽也。
鼠膽,治耳聾。余親見治一小兒,將膽汁滴入耳,癢甚,忽有一蟲走出,長半寸,四足,遍身鱗甲,色正白也。此蟲名為環(huán)耳蟲,專食人髓。(〔批〕此蟲非外入者,乃內(nèi)生之蟲耳。)
幸小兒速治即愈,否則蟲入于腦,則頭痛如破,終身之病也。鼠膽治耳聾,效捷如此,因志之。
或問鼠骨生齒,乃有人試之而不驗,各《本草》多稱其功,而吾子亦同聲附和,何也?
曰∶鼠骨實能生齒,但人用之不得法耳。捕鼠之時,戒莫出聲,得鼠之時亦然,養(yǎng)之數(shù)日,使鼠不懼人,一時擊死,亦勿言語,去其皮而取其骨,火 入藥中。擦齒之時,亦勿言語,自然頻擦而頻生也。咎鼠骨之不生齒,不其誤乎,鼠性最怯,其嚙物,每乘人之不覺,故其功用,亦不可使其知也。且鼠性又最靈,一聞人聲,必寂然不動。齒通于骨,人語言必啟其齒,齒動而鼠骨之性不走于齒矣,又何能生齒哉。(〔批〕此言似迂,而其理實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