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潰瘍發(fā)痙類破傷,有汗為柔無汗剛,膿血出多成此證,補正驅(qū)邪要審詳。
【注】此證勢類破傷風,牙緊體強,肢搐背反,有汗曰柔痙,無汗曰剛痙,由潰瘍亡血過多所致。治宜大補氣血,以十全大補湯加鉤藤鉤、梔子、天麻。服之不應(yīng)者,服獨參湯;手足逆冷加桂、附,誤作風痙,汗之則危。
十全大補湯 獨參湯(俱見潰瘍門)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潰瘍發(fā)痙類破傷,有汗為柔無汗剛,膿血出多成此證,補正驅(qū)邪要審詳。
【注】此證勢類破傷風,牙緊體強,肢搐背反,有汗曰柔痙,無汗曰剛痙,由潰瘍亡血過多所致。治宜大補氣血,以十全大補湯加鉤藤鉤、梔子、天麻。服之不應(yīng)者,服獨參湯;手足逆冷加桂、附,誤作風痙,汗之則危。
十全大補湯 獨參湯(俱見潰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