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脅癰 紅高腫疼,疽堅塌漫冷不紅,皆屬肝膽怒火結,遲潰敗漿冷虛兇。
【注】此證生于軟肋,有硬骨者為肋,肋下軟肉處為季脅。癰疽二證,皆由肝、膽怒火凝結而成。多生于體虛之人,初如梅李,漸長如碗如盆,色紅, 痛,高腫,二七潰破,膿稠為癰。若堅硬平塌,漫腫木痛,不紅不熱,月余潰破稀膿為疽。若失治,屆期不潰,攻擊成膿,腫如鼓脹,破出敗漿,腥臭膿者逆。癰疽二證,初腫時俱宜急服柴胡清肝湯解郁瀉火;如已成者,服托里透膿湯;膿熟脹痛,俱用臥針開之;已潰,以排余膿、補氣血為要。余按癰疽潰瘍門治法,投補不應者,難治。
脅癰圖(圖缺)
柴胡清肝湯(見頭部鬢疽)
托里透膿湯(見頭部侵腦疽)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脅癰 紅高腫疼,疽堅塌漫冷不紅,皆屬肝膽怒火結,遲潰敗漿冷虛兇。
【注】此證生于軟肋,有硬骨者為肋,肋下軟肉處為季脅。癰疽二證,皆由肝、膽怒火凝結而成。多生于體虛之人,初如梅李,漸長如碗如盆,色紅, 痛,高腫,二七潰破,膿稠為癰。若堅硬平塌,漫腫木痛,不紅不熱,月余潰破稀膿為疽。若失治,屆期不潰,攻擊成膿,腫如鼓脹,破出敗漿,腥臭膿者逆。癰疽二證,初腫時俱宜急服柴胡清肝湯解郁瀉火;如已成者,服托里透膿湯;膿熟脹痛,俱用臥針開之;已潰,以排余膿、補氣血為要。余按癰疽潰瘍門治法,投補不應者,難治。
脅癰圖(圖缺)
柴胡清肝湯(見頭部鬢疽)
托里透膿湯(見頭部侵腦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