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丹毒發(fā)如湯火傷,細 赤暈渴非常,丹石剛劑致此證,紅活者生紫黯亡。
【注】此證生于背,形如湯火所傷,細無數(shù),赤暈延開,發(fā)時其渴非常,由素服丹石剛劑所致。初服黃連消毒飲,兼國老膏服之,外用牛肉薄片貼之。其色紅活鮮潤,神清者生;若紫黯神昏,更兼脈躁、膨脹、嘔噦者亡。
丹毒發(fā)圖(圖缺)
國老膏
甘草(大者,二斤)
捶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漿汁濃,去盡筋渣,再用絹濾過;銀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用瓷罐收貯。每服三錢,無灰溫酒調(diào)下,或白滾水亦可。
【方歌】國老膏解丹石毒,諸瘡用此腫即消,甘草二斤河水泡,取汁熬膏溫酒調(diào)。
黃連消毒飲(見頭部百會疽)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丹毒發(fā)如湯火傷,細 赤暈渴非常,丹石剛劑致此證,紅活者生紫黯亡。
【注】此證生于背,形如湯火所傷,細無數(shù),赤暈延開,發(fā)時其渴非常,由素服丹石剛劑所致。初服黃連消毒飲,兼國老膏服之,外用牛肉薄片貼之。其色紅活鮮潤,神清者生;若紫黯神昏,更兼脈躁、膨脹、嘔噦者亡。
丹毒發(fā)圖(圖缺)
國老膏
甘草(大者,二斤)
捶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漿汁濃,去盡筋渣,再用絹濾過;銀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用瓷罐收貯。每服三錢,無灰溫酒調(diào)下,或白滾水亦可。
【方歌】國老膏解丹石毒,諸瘡用此腫即消,甘草二斤河水泡,取汁熬膏溫酒調(diào)。
黃連消毒飲(見頭部百會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