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廣濟療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腹脹妨方。
人參 甘草(炙各一分) 生地黃 麥門冬(去心) 茅根(各六分)
上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以意量之,分溫與服,忌如常法。
又方:麥門冬(去心) 茅根(各六分) 甘草(炙) 人參(各二分) 紫菀 升麻 貝母 竹瀝(各二分)
上八味切,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服,忌如常法。
千金療少小有熱不汗,二味通汗散方。
雷丸(四兩) 粉(半斤)
上藥搗篩,以粉兒身,以瘥為度。
又療小兒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熱方。
細銼柳枝,煮取汁,以洗兒立效,若渴,絞冬瓜汁服之。
又療小兒寒熱,及赤氣中人,豬蹄散方。
取豬后腳懸蹄燒灰末,以乳汁飲一撮立效。(并出第五卷中)
劉氏療小兒天行頭痛壯熱方。
青木香(六分) 白檀香(三分)
上二味搗散,以清水和服之,以水調(diào)涂頂,頭痛立瘥。
又方:吳藍 大青(各十分) 甘草(炙) 生麥門冬(去心) 生姜(各六分) 茵陳(三分) 梔子仁(十枚) 蘆根(一握洗)
上八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溫服之,忌如常法。
又療小兒天行五日以后,熱不歇方。
棗葉(一握) 麻黃(一兩去節(jié)) 蔥白(切一合) 豉(一合)
上四味切,以童子小便二升煎,取九合去滓,分服之。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xué)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廣濟療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腹脹妨方。
人參 甘草(炙各一分) 生地黃 麥門冬(去心) 茅根(各六分)
上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以意量之,分溫與服,忌如常法。
又方:麥門冬(去心) 茅根(各六分) 甘草(炙) 人參(各二分) 紫菀 升麻 貝母 竹瀝(各二分)
上八味切,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服,忌如常法。
千金療少小有熱不汗,二味通汗散方。
雷丸(四兩) 粉(半斤)
上藥搗篩,以粉兒身,以瘥為度。
又療小兒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熱方。
細銼柳枝,煮取汁,以洗兒立效,若渴,絞冬瓜汁服之。
又療小兒寒熱,及赤氣中人,豬蹄散方。
取豬后腳懸蹄燒灰末,以乳汁飲一撮立效。(并出第五卷中)
劉氏療小兒天行頭痛壯熱方。
青木香(六分) 白檀香(三分)
上二味搗散,以清水和服之,以水調(diào)涂頂,頭痛立瘥。
又方:吳藍 大青(各十分) 甘草(炙) 生麥門冬(去心) 生姜(各六分) 茵陳(三分) 梔子仁(十枚) 蘆根(一握洗)
上八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溫服之,忌如常法。
又療小兒天行五日以后,熱不歇方。
棗葉(一握) 麻黃(一兩去節(jié)) 蔥白(切一合) 豉(一合)
上四味切,以童子小便二升煎,取九合去滓,分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