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tái)秘要》 魚臍瘡方一十首

    千金療魚臍瘡似新火針瘡,四邊赤,中央如欲黑色,可針刺之若不痛,即可畏也方。(亦名魚臍疔)臘月魚頭灰,以亂發(fā)灰等分,以雞稀溏屎和令相得,封瘡上,頻貼瘥止,此瘡見不足言而能殺人。

    又方:以寒食餳封之,又硬者燒灰涂貼敷之,即瘥。

    又療魚臍瘡,其頭白似腫,痛不可忍者方。

    先以針刺瘡上及四畔作孔,搗白芷取汁,滴著瘡孔中,如無(wú),以干白芷末用敷。(一云白苣)又方(本方云赤根疔瘡)取鼢鼠壤土,以水和如泥,涂粘貼,熱則易之瘥。

    又方:馬牙齒搗末,以臘月豬脂和涂之,拔根出,即止亦燒灰用。

    又方(本方云療犯疔瘡)刺瘡頭及四畔,令汁極出,搗生栗黃敷上,以面圍之,勿令黃出,自旦至午根必出。

    又方(同上)以面圍瘡如前法,以針亂刺瘡上及四畔,取銅器煎醋令沸,瀉著面圍中,令容一盞,冷即易之,不過(guò)三度即拔根出。

    又方(同上)以水四升煮蛇蛻皮如雞子大,三四沸,去滓,服之立愈,又燒蛇皮灰以雞子清和涂上瘥。(并出第二十三卷中)

    崔氏療魚臍毒瘡腫方。

    瘡初生之時(shí),頭白如黍米許大,當(dāng)中黑如蟻,四畔赤,至四五日之后,疼痛不可忍,似潰不即得

    又方:取瞿麥和生油,熟搗涂之亦佳。(并出第五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