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假鳳仙花、假指甲花(《陸川本草》)。
《植物名實(shí)圖考》
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鳳仙花的全草。夏、秋采收。
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邊潮濕處。分布我國東北以至西南各地。
多年生草本,高約60厘米。根部發(fā)達(dá),肉質(zhì),根莖狀,或成圓形、橢圓形的塊根。莖肉質(zhì),節(jié)處膨大,分枝,綠色帶紫紅色,有毛。葉互生,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6厘米,先端尖,基部圓形,下延,邊緣有圓齒狀鋸齒,齒與齒間有極細(xì)的線形裂片??偁罨ㄐ?,腋生;花?;坑?斜卵形苞片;萼片3,中間1片居下,囊狀,特大,向后延生成彎距,黃色,兩側(cè)者小,綠色;花瓣5,黃色,上端1瓣直立,每側(cè)之2瓣愈合為1;雄蕊5,花絲白色,花藥愈合包圍雌蕊之頂;雌蕊1,子房長圓柱形,5室。蒴果,角果狀,長紡錘形。花期6~7月。
本植物的塊根(霸王七)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陸川本莩》:"性寒,味苦。"
《陸川本草》:"清涼,解毒,去腐。治惡瘡潰瘍。"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假鳳仙花、假指甲花
《植物名實(shí)考圖》
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鳳仙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Impatiens textori Miq.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邊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以至江西、四川等地。
野鳳仙花,多年生草本,高約60cm。根部發(fā)達(dá),肉質(zhì),根莖狀成圓形、橢圓形的塊根。莖肉質(zhì),節(jié)處膨大,分枝,綠色帶紫紅色,有毛。葉互生,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6cm,先端尖,基部圓形,下延,邊緣有圓齒狀鋸齒,齒與齒間有極細(xì)的線形裂片??偁罨ㄐ?,腋生;花?;坑?斜卵形苞片;萼片3,中間1片居下,囊狀,特大,向后延生成彎距,黃色,兩側(cè)者小,綠色,花瓣5,黃色,上端1瓣直立,每側(cè)之2瓣愈合為1;雄蕊5,花絲白色,花藥愈合包圍雌蕊之頂;雌蕊1,子房長圓柱形,5室。蒴果,角果狀,長紡錘形,花期6-7月。
全草含大波菊甙(cosmosi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金圣草(黃)素(chrysoeriol),金圣草素-7-葡萄糖甙(chrysoeriol-7-glucoside)。
味苦;性寒
解毒斂瘡。主惡瘡潰瘍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陸川本草》:清涼,解毒,去腐。治惡瘡潰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假鳳仙花、假指甲花(《陸川本草》)。
出處《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鳳仙花的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邊潮濕處。分布我國東北以至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60厘米。根部發(fā)達(dá),肉質(zhì),根莖狀,或成圓形、橢圓形的塊根。莖肉質(zhì),節(jié)處膨大,分枝,綠色帶紫紅色,有毛。葉互生,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6厘米,先端尖,基部圓形,下延,邊緣有圓齒狀鋸齒,齒與齒間有極細(xì)的線形裂片??偁罨ㄐ?,腋生;花?;坑?斜卵形苞片;萼片3,中間1片居下,囊狀,特大,向后延生成彎距,黃色,兩側(cè)者小,綠色;花瓣5,黃色,上端1瓣直立,每側(cè)之2瓣愈合為1;雄蕊5,花絲白色,花藥愈合包圍雌蕊之頂;雌蕊1,子房長圓柱形,5室。蒴果,角果狀,長紡錘形。花期6~7月。
本植物的塊根(霸王七)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陸川本莩》:"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陸川本草》:"清涼,解毒,去腐。治惡瘡潰瘍。"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野鳳仙花拼音注音Yě Fènɡ Xiān Huā別名假鳳仙花、假指甲花
英文名Herb of False Balsamine出處《植物名實(shí)考圖》
來源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鳳仙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Impatiens textori Miq.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邊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以至江西、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野鳳仙花,多年生草本,高約60cm。根部發(fā)達(dá),肉質(zhì),根莖狀成圓形、橢圓形的塊根。莖肉質(zhì),節(jié)處膨大,分枝,綠色帶紫紅色,有毛。葉互生,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6cm,先端尖,基部圓形,下延,邊緣有圓齒狀鋸齒,齒與齒間有極細(xì)的線形裂片??偁罨ㄐ?,腋生;花?;坑?斜卵形苞片;萼片3,中間1片居下,囊狀,特大,向后延生成彎距,黃色,兩側(cè)者小,綠色,花瓣5,黃色,上端1瓣直立,每側(cè)之2瓣愈合為1;雄蕊5,花絲白色,花藥愈合包圍雌蕊之頂;雌蕊1,子房長圓柱形,5室。蒴果,角果狀,長紡錘形,花期6-7月。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大波菊甙(cosmosi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金圣草(黃)素(chrysoeriol),金圣草素-7-葡萄糖甙(chrysoeriol-7-glucosid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斂瘡。主惡瘡潰瘍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陸川本草》:清涼,解毒,去腐。治惡瘡潰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