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久疳痢及久痢成疳方九首

    廣濟療久患疳痢不瘥,兀子礬散方。

    兀子礬(八分燒) 麝香(二分研) 吳白礬(六分燒) 云母(粉五分) 桂心(二分) 龍骨(六分) 無食子(七顆燒) 黃連(八分)

    上八味搗篩為散,空腹以生姜汁和三錢匕服,日再,煮姜湯下。

    又療積年疳痢羸瘦,面色痿黃方。

    石硫黃(研) 黃連(各一兩) 艾(一兩) 蜜(一升)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黃連艾,取半升,后納石硫黃末,更煮三五沸,即絞去滓,又納蜜更煮三五沸,下分為三服。(并出第四卷中)

    必效療積久痢成疳灌方。

    樗根(一握凈洗剝白皮搗絞取汁三合取時勿令見風) 麻子脂(二合燒如車脂) 酢泔淀(一合) 椒(四分汗) 豉(二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取椒豉和煎,絞取汁二升,和樗汁麻油泔淀等三味,分為兩分。用一分灌,隔一日更取余者復灌,其藥欲用時,溫溫即得。

    又療痢初較后膿血,或變純白,或成魚腦,五十日以上或一二年不瘥,變成疳,所下如泔淀方。

    生羊肝(一具)

    上一味,取大酢一年以上者,米麥并中年深者佳,取羊肝則去上膜,柳葉切,朝旦空腹取肝大即永瘥。后一月不得食熱面、油膩、醬、豬魚雞肉等。

    又療疳痢久不瘥,羸瘦著床欲死方。

    新出羊糞(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升漬經(jīng)宿,明旦絞汁頓服之,極重者不過三服。

    又療疳法,丈夫婦人小兒久痢,百方療不能瘥,此方最效。

    丁香 麝香 黃連(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為散,以杏核大取竹筒吹入下部,小兒取核子量力減之,不過三四回瘥,積年久疳痢不瘥,蔡光州云,常用奇效。(備急同并出第三卷中)

    又療久痢變成疳,下部窮生惡瘡,惡寒壯熱者方。

    桃白皮(切一升) 槐白皮(一升) 苦參(切五合) 艾 大棗(十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熊膽棗許大,攪令勻。取二升灌下部,余三分服。

    近效新附療久痢及疳痢,諸方不瘥者。此方必效。

    揀樗根白皮(不拘多少當取時不宜見狗及風)

    上一味細切,搗如泥。取細面捻作餛飩?cè)缧?,勿令破,熟煮,吞七枚,重者不過七八服,皆空腹服之。

    又疳痢曉夜無度者方。

    取樗根濃汁(一雞子殼許)

    上一味,以和粟米泔一雞子殼許,灌下部,再度即瘥,其驗若神,小孩兒減半用之。(醫(yī)人褚球錄上)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