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千金療口中臭方。
桂心 甘草 細(xì)辛 橘皮(各等分)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一錢匕,瘥止為度。
又方:甘草(五兩) 芎 (四兩) 白芷(三兩)
上三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三十日口香。
又方:濃煮細(xì)辛含之,久卻吐,甚良。
又方:橘皮(五分) 桂心(三分) 木蘭皮(四分) 芎 (六分一云棗四十個)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一方無芎 亦可以棗丸含化)
又方:大豆熬令焦,以醋沃,取汁含之。
又方:細(xì)辛 豆蔻
上二味等分,搗末煮,含之甚良。
又方:梔子 甘草(炙各三分) 細(xì)辛(五分) 桂心(二分) 芎 (四分)
上五味搗篩,蜜丸,食后服七丸,日再瘥止。
又方:芎 白芷 橘皮 桂心(各四分) 棗肉(八分)
上五味,搗篩四物,以蜜和棗肉為丸,食后服十丸,又含之,以差為度,此方甚驗。
古今錄驗療口臭方。
甘草(二兩炙) 細(xì)辛(二兩末)
上二味,臨臥,三指撮以酒服之。甚良。(千金同)。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五卷。 分 100 門,包括外感、內(nèi)傷、外證、婦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證見證等六篇,后附“丹溪翁傳”。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千金療口中臭方。
桂心 甘草 細(xì)辛 橘皮(各等分)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一錢匕,瘥止為度。
又方:甘草(五兩) 芎 (四兩) 白芷(三兩)
上三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三十日口香。
又方:濃煮細(xì)辛含之,久卻吐,甚良。
又方:橘皮(五分) 桂心(三分) 木蘭皮(四分) 芎 (六分一云棗四十個)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一方無芎 亦可以棗丸含化)
又方:大豆熬令焦,以醋沃,取汁含之。
又方:細(xì)辛 豆蔻
上二味等分,搗末煮,含之甚良。
又方:梔子 甘草(炙各三分) 細(xì)辛(五分) 桂心(二分) 芎 (四分)
上五味搗篩,蜜丸,食后服七丸,日再瘥止。
又方:芎 白芷 橘皮 桂心(各四分) 棗肉(八分)
上五味,搗篩四物,以蜜和棗肉為丸,食后服十丸,又含之,以差為度,此方甚驗。
古今錄驗療口臭方。
甘草(二兩炙) 細(xì)辛(二兩末)
上二味,臨臥,三指撮以酒服之。甚良。(千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