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刺薊散

    《圣惠》卷十:刺薊散處方

    刺薊1兩,黃連2分(去須),黃芩1兩,梔子仁3兩,亂發(fā)灰1分,紫蘇莖葉半兩,阿膠2兩(杵碎,炒令黃燥),甘草3分(炙微赤,銼),羚羊角屑3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傷寒鼻衄不止,兼唾血。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下生地黃汁半合,生姜汁半合,和令勻,不拘時候服之。以愈為度。

    摘錄《圣惠》卷十《圣惠》卷六:刺薊散處方

    刺薊半兩,川升麻半兩,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羚羊角屑半兩,青竹茹半兩,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生干地黃1兩,甘草1分(生用)。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壅熱,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盞半,煎至1盞半,去滓,分溫5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六《圣惠》卷十一:刺薊散處方

    刺薊1兩,赤芍藥1兩半,茅根2兩,麥門冬3兩(去心,焙),犀角屑1兩半,甘草半兩(生用)。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傷寒煩熱,吐血不止,心胸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煎至6分,去滓,入藕汁半合,生地黃汁半合,更煎1-2沸,分為2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一《圣惠》卷十八:刺薊散處方

    刺薊1兩,川升麻1兩,大青6分,紫蘇莖葉1兩,赤芍藥1兩半,犀角屑3分,川樸消1兩,生干地黃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子芩1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吐血,并衄血不止,頭面俱熱。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八《圣惠》卷三十七:刺薊散處方

    刺薊1兩,苦參1兩,黃連(去須)1兩,梔子仁1兩,生干地黃1兩,川大黃(銼碎,微炒)1兩,側(cè)柏葉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鼻衄出血,經(jīng)日不止。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刺薊湯”。

    摘錄《圣惠》卷三十七《圣惠》卷三十七:刺薊散處方

    刺薊2兩,竹茹2兩,蒲黃1兩,艾葉1兩,亂發(fā)灰1兩,白藥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鼻久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前至6分,去滓,入地黃汁1合,攪令勻,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三十七《圣惠》卷七十:刺薊散處方

    刺薊3兩,雞蘇葉2兩,赤芍藥1兩,麥門冬2兩(去心),赤茯苓1兩,石膏3兩,黃芩1兩,茜根1兩(銼),甘草1兩(炙微赤,銼),生干地黃2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婦人頭痛壯熱,心中煩悶,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青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圣惠》卷七十:刺薊散處方

    刺薊2兩,桑耳1兩,艾葉1兩(微炒),生干地黃2兩,蒲黃1兩半,亂發(fā)灰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婦人鼻衄,流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蘇沈良方》卷七:刺薊散別名

    刺薊湯

    處方

    大薊根1兩,相思子半兩。

    功能主治

    鼻衄。

    臨床應(yīng)用

    鼻衄王朝散女子,大衄一日,已昏不識人,舉家發(fā)哭,用藥皆無效。人有傳此方,一服乃止。

    用法用量

    刺薊湯(《圣濟(jì)總錄》卷七十)。

    摘錄《蘇沈良方》卷七《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九:刺薊散處方

    刺薊(焙)半兩,蒲黃半兩,亂發(fā)(燒灰)1分。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小兒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九《圣惠》卷十:刺薊散處方

    刺薊半兩,土瓜根半兩,子芩半兩,蠟面茶1分,麝香半錢(研)。

    制法

    上為粗散,入麝香研令勻。

    功能主治

    傷寒,氣毒熱盛,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冷蜜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以愈為度。

    摘錄《圣惠》卷十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益母草2兩,砂仁2錢,陳皮1錢,益智仁3錢(去皮),當(dāng)歸4錢(弱者多用),大枳殼1兩,甘草6分,白芍藥4錢。功能主治胎前誤食熱毒之物,傷胎不順,婦人九個月胎,欲產(chǎn)期忽然肚痛,先行其水,兒不降生者。用法用量《女科旨要》有柴胡二錢、蘇葉五錢......
  • 處方光明砂1兩(研細(xì),水飛過),膩粉1分,金箔40片,牛黃1分,龍腦1分,麝1分,水銀1兩(煮棗肉研令星盡)。制法上為末,入水銀重研令勻,用粟米飯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兒天釣,四肢抽掣,眼目戴上,精神恍惚,皮膚干燥,身體似火,夜臥不安,......
  • 《蘭室秘藏》卷下:保生救苦散處方生寒水石、大黃(火煨)、黃柏(油炒)各等分。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火燒,或熱油烙,及脫肌肉者。用法用量用油調(diào)涂,或干用此藥涂之。其痛立止。摘錄《蘭室秘藏》卷下《蘭室秘藏》卷下:保生救苦散別名保生救苦丹處方生寒......
  •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保生散處方紫河車1具(焙,為末),龜版(酥炙)5錢(一方有鹿茸5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痘證氣血俱虛,灰白色,不灌膿回漿者。用法用量每服5-7分或1錢,氣虛者,保元湯送下;血虛,芎、歸、紫草煎湯送下。摘錄《赤水玄珠》......
  • 處方當(dāng)歸、川芎、白芍、人參、白術(shù)、甘草、陳皮、神曲、麥芽、紫蘇、訶子、枳殼。功能主治安胎益氣,令子緊小無病。主滑胎。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