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耳方一十首

    病源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足少陰,腎之經也,勞傷血氣,熱乘虛而入于其經,邪隨血氣至耳,熱氣聚則生膿汁,故謂之 耳。(出第二十九卷中)

    廣濟療 耳癢有膿不止,菖蒲膏方。

    菖蒲(一兩) 野狼毒 附子(炮) 磁石(燒) 礬石(熬汁盡各一兩)

    上五味搗篩,以羊髓和如膏,取棗核大塞耳中,以瘥為度。

    又療 耳膿血出方。

    取車轄脂,綿裹塞耳中瘥。(肘后同千金治蟲入耳)又療 耳方。

    黃連 龍骨 白蘞 赤石脂 烏賊魚骨(各等分)

    上五味搗末,以綿裹塞耳中,每著,以綿纏拭之著藥。

    肘后療 耳,耳中痛,膿血出方。

    取釜月下灰,吹滿耳令深,日三易之,每換即以篦子去之,然后著藥,取瘥為度。(千金云灶下灰薄耳中)

    又方:附子末,以蔥涕和灌耳中,取瘥,單蔥涕亦佳,側臥令入耳中。(出中卷)

    又方:桃仁熟搗,以故緋絹裹塞耳中,日三易,以瘥為度。(千金同)

    又方:黃連 附子(炮各等分)

    上二味搗末,以少許微微吹入耳中,每著藥,先拭惡物,然后吹之。

    又方:釜月下墨末,以豬膏和,綿裹納耳中,日再。

    集驗療 耳出膿水散方。

    礬石 烏賊魚骨 黃連 龍骨

    上四味搗末,以棗核許綿裹塞耳中,日再。

    千金療 耳出膿方。

    黃礬石 烏賊魚骨 黃連 赤石脂(各一兩)

    上四味搗末,以綿裹棗核大納耳中,取瘥止,日二。(翼方用龍骨無赤石脂出第六卷)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