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礬(枯)1兩,百藥煎(炒)1兩,干姜(洗,炮)1兩,蓽茇1兩,草烏頭(炒)半兩,川烏頭(炒)半兩,地骨皮半兩,縮砂半兩。
上為細末。
生齒、固齒,消蟲,通腎氣。主齒痛及血出,齒疏肉爛惡氣。纏喉風,小兒走馬疳。
每日食后及早、晚用以揩牙,少頃以溫水或鹽湯漱口。
忌咸、酸、鲊、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白礬(枯)1兩,百藥煎(炒)1兩,干姜(洗,炮)1兩,蓽茇1兩,草烏頭(炒)半兩,川烏頭(炒)半兩,地骨皮半兩,縮砂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生齒、固齒,消蟲,通腎氣。主齒痛及血出,齒疏肉爛惡氣。纏喉風,小兒走馬疳。
用法用量每日食后及早、晚用以揩牙,少頃以溫水或鹽湯漱口。
注意忌咸、酸、鲊、醬。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