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之胃腑為五谷之海,水谷之精,上輸肝肺,分布五臟,化為氣血,榮潤百骸。產后勞傷脾胃,正氣虧折,邪氣易乘。如入于腸胃,則氣逆嘔吐而食不下矣。若七日內嘔吐不止,全不納谷,血塊未除,治當消塊,佐以溫藥,宜服安胃行血湯。若痛已除而嘔不止,不納谷者,宜服加減六物湯及后溫胃和中飲。若嘔而氣血不足,食物不能如常,宜服補中和胃湯。
安胃行血湯
芎 (一錢) 當歸(四錢) 人參(一錢) 桃仁(十粒) 姜炭 炙草(各五分)藿香 砂仁(各四分) 姜(三片,有汗勿用)
加減六物湯
川芎(一錢) 當歸(一錢) 山藥(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茯苓(一錢) 藿香(五分) 豆仁姜炭(各四分) 扁豆(二錢) 陳皮(三分) 炙草(五分) 姜(三片)
嘔止,去豆仁。
溫中和胃湯
人參 茯苓(各一錢) 當歸 扁豆(各二錢) 陳皮 炙草 藿香 丁香(各三分) 姜(三片)
嘔止,去丁香。受寒,加吳茱萸。
補中和胃湯
人參 白術 扁豆 當歸(各二錢) 茯苓(一錢) 山藥(一錢五分) 炙草 陳皮 炮姜(各四分)
水煎。
按∶嘔逆至產后,癥為甚急,當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制附、吳萸、柿蒂為引。如不效,加川連酒炒、肉桂。更不效則用二氣丹,水銀三錢,硫磺三錢,結成砂,將硫與水銀同研至無星為度,米糊為丸,每服二十粒,遞加至四十九粒,丁香、柿蒂湯送下。丸如梧子大可也。蓋水銀得硫自化,不用疑懼,呃逆、霍亂可用。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之胃腑為五谷之海,水谷之精,上輸肝肺,分布五臟,化為氣血,榮潤百骸。產后勞傷脾胃,正氣虧折,邪氣易乘。如入于腸胃,則氣逆嘔吐而食不下矣。若七日內嘔吐不止,全不納谷,血塊未除,治當消塊,佐以溫藥,宜服安胃行血湯。若痛已除而嘔不止,不納谷者,宜服加減六物湯及后溫胃和中飲。若嘔而氣血不足,食物不能如常,宜服補中和胃湯。
安胃行血湯
芎 (一錢) 當歸(四錢) 人參(一錢) 桃仁(十粒) 姜炭 炙草(各五分)藿香 砂仁(各四分) 姜(三片,有汗勿用)
加減六物湯
川芎(一錢) 當歸(一錢) 山藥(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茯苓(一錢) 藿香(五分) 豆仁姜炭(各四分) 扁豆(二錢) 陳皮(三分) 炙草(五分) 姜(三片)
嘔止,去豆仁。
溫中和胃湯
人參 茯苓(各一錢) 當歸 扁豆(各二錢) 陳皮 炙草 藿香 丁香(各三分) 姜(三片)
嘔止,去丁香。受寒,加吳茱萸。
補中和胃湯
人參 白術 扁豆 當歸(各二錢) 茯苓(一錢) 山藥(一錢五分) 炙草 陳皮 炮姜(各四分)
水煎。
按∶嘔逆至產后,癥為甚急,當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制附、吳萸、柿蒂為引。如不效,加川連酒炒、肉桂。更不效則用二氣丹,水銀三錢,硫磺三錢,結成砂,將硫與水銀同研至無星為度,米糊為丸,每服二十粒,遞加至四十九粒,丁香、柿蒂湯送下。丸如梧子大可也。蓋水銀得硫自化,不用疑懼,呃逆、霍亂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