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妊娠出疹,當以四物加減,而加條芩、艾葉,以安胎清熱為主,則胎不動而麻疹自出矣。然熱毒蒸胎,胎多受傷,但胎雖傷而母實無恙也。蓋疹與痘不同,痘宜內(nèi)實,以痘當從外解,故胎落毒瓦斯乘虛而內(nèi)攻,其母亡。疹宜內(nèi)虛,以疹當從內(nèi)解,故胎落熱毒隨胎而下,其母存。雖然,與其胎去而母存,孰若子母兩全之為愈也。且古人徒知清熱以安胎,不思疹未出而即以清熱為事,則疹難出而內(nèi)熱愈深,是欲保胎,反足以傷胎也,宜輕揚表托,則疹出而熱自清,繼以滋陰清解,則于疹于胎兩不相礙,不安胎而胎自安矣。如疹出不快,宜白虎湯合用升麻葛根湯,倍加元參、牛蒡治之。胎氣上沖,急用苧根、艾葉煎湯,磨檳榔服之,再以四物湯進之。熱甚胎不安,服固胎飲數(shù)劑。如又不愈,腹疼腰酸,即知胎有必墮之機。如胎墮,即以產(chǎn)法論治矣。
升麻葛根湯
葛根 升麻 白芍 甘草(各等分)
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此解表發(fā)散之方也。表熱壯盛,邪實于表。經(jīng)曰∶輕可去實。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所以然者,升麻能解疫毒,升陽于至陰之下,以助發(fā)生之氣。葛根能解熱毒,兼疏營衛(wèi),以導(dǎo)起發(fā)之機。二味之外,又加甘草佐之,以和在表之氣;芍藥佐之,以和在里之營。去其實邪,和其營衛(wèi),風寒自解,麻疹自出。
固胎飲止痛安胎。
地黃 川芎(各五分) 歸身 人參 白芍 陳皮(各一錢) 白術(shù)(土炒) 黃芩(各一錢五分)甘草(三分) 黃連 黃柏(各一分) 桑上羊兒藤(七葉,圓者)
上細切,每服二三錢,入糯米二十粒,水一鐘,煎至七分,溫服。痛加砂仁,血虛加阿膠。
白虎湯(見本卷瘧門,附桂枝白虎湯下。)四物湯(見本卷安胎門。)
2007年07月10日 發(fā)布
《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于2007年6月18日經(jīng)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務(wù)會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長: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妊娠出疹,當以四物加減,而加條芩、艾葉,以安胎清熱為主,則胎不動而麻疹自出矣。然熱毒蒸胎,胎多受傷,但胎雖傷而母實無恙也。蓋疹與痘不同,痘宜內(nèi)實,以痘當從外解,故胎落毒瓦斯乘虛而內(nèi)攻,其母亡。疹宜內(nèi)虛,以疹當從內(nèi)解,故胎落熱毒隨胎而下,其母存。雖然,與其胎去而母存,孰若子母兩全之為愈也。且古人徒知清熱以安胎,不思疹未出而即以清熱為事,則疹難出而內(nèi)熱愈深,是欲保胎,反足以傷胎也,宜輕揚表托,則疹出而熱自清,繼以滋陰清解,則于疹于胎兩不相礙,不安胎而胎自安矣。如疹出不快,宜白虎湯合用升麻葛根湯,倍加元參、牛蒡治之。胎氣上沖,急用苧根、艾葉煎湯,磨檳榔服之,再以四物湯進之。熱甚胎不安,服固胎飲數(shù)劑。如又不愈,腹疼腰酸,即知胎有必墮之機。如胎墮,即以產(chǎn)法論治矣。
升麻葛根湯
葛根 升麻 白芍 甘草(各等分)
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此解表發(fā)散之方也。表熱壯盛,邪實于表。經(jīng)曰∶輕可去實。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所以然者,升麻能解疫毒,升陽于至陰之下,以助發(fā)生之氣。葛根能解熱毒,兼疏營衛(wèi),以導(dǎo)起發(fā)之機。二味之外,又加甘草佐之,以和在表之氣;芍藥佐之,以和在里之營。去其實邪,和其營衛(wèi),風寒自解,麻疹自出。
固胎飲止痛安胎。
地黃 川芎(各五分) 歸身 人參 白芍 陳皮(各一錢) 白術(shù)(土炒) 黃芩(各一錢五分)甘草(三分) 黃連 黃柏(各一分) 桑上羊兒藤(七葉,圓者)
上細切,每服二三錢,入糯米二十粒,水一鐘,煎至七分,溫服。痛加砂仁,血虛加阿膠。
白虎湯(見本卷瘧門,附桂枝白虎湯下。)四物湯(見本卷安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