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丈夫腎臟風毒,上攻頭面虛浮,耳內(nèi)蟬聲,頭目昏眩,項背拘急;下注腰腳 瘡,行步艱難,腳下隱疼,不能踏地。筋脈拘攣,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節(jié)酸痛 痛,小便滑數(shù),及癱緩風痹,遍身頑麻。又療婦人血風,肢體癢痛,腳膝緩弱,起 并宜服之。
黃 杜蒺藜(去圓) 川楝子 茴香(炒) 川烏(炮,去皮、臍) 赤小豆 地龍 (去土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鹽湯亦得,婦人醋湯下,空 心服。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丈夫腎臟風毒,上攻頭面虛浮,耳內(nèi)蟬聲,頭目昏眩,項背拘急;下注腰腳 瘡,行步艱難,腳下隱疼,不能踏地。筋脈拘攣,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節(jié)酸痛 痛,小便滑數(shù),及癱緩風痹,遍身頑麻。又療婦人血風,肢體癢痛,腳膝緩弱,起 并宜服之。
黃 杜蒺藜(去圓) 川楝子 茴香(炒) 川烏(炮,去皮、臍) 赤小豆 地龍 (去土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鹽湯亦得,婦人醋湯下,空 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