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料】老母鴨1只,海蛤粉100克,甜杏仁30克,蘇子15克,炙麻黃15克,黃酒、鹽適量。
【制作】將鴨子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甜杏仁、蘇子洗凈,與海蛤粉、炙麻黃一起裝入干凈的紗布袋中,扎緊袋口,將藥袋在冷水中浸2分鐘,取出,填入鴨肚內(nèi),淋上黃酒1匙,以粗白線將鴨腹扎牢。將鴨子放入瓷盆中,使鴨腹向上,盆中加冷水小半碗,細(xì)鹽適量,黃酒2匙,用武火隔水蒸3~4小時,鴨熟,離火,拆線,去藥袋。每次食1碗,飯前空腹食,先喝鴨湯,再吃鴨肉。每日2次。
【作用】降氣平喘,化痰止咳,益陰行水。適宜于素有痰飲,陰虛體弱,慢性咳喘,兼有肢體浮腫及肺氣腫者。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jī)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原料】老母鴨1只,海蛤粉100克,甜杏仁30克,蘇子15克,炙麻黃15克,黃酒、鹽適量。
【制作】將鴨子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甜杏仁、蘇子洗凈,與海蛤粉、炙麻黃一起裝入干凈的紗布袋中,扎緊袋口,將藥袋在冷水中浸2分鐘,取出,填入鴨肚內(nèi),淋上黃酒1匙,以粗白線將鴨腹扎牢。將鴨子放入瓷盆中,使鴨腹向上,盆中加冷水小半碗,細(xì)鹽適量,黃酒2匙,用武火隔水蒸3~4小時,鴨熟,離火,拆線,去藥袋。每次食1碗,飯前空腹食,先喝鴨湯,再吃鴨肉。每日2次。
【作用】降氣平喘,化痰止咳,益陰行水。適宜于素有痰飲,陰虛體弱,慢性咳喘,兼有肢體浮腫及肺氣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