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食物療法》 烏賊魚

    烏賊魚,又名墨魚、墨斗魚,是我國四大海產魚之一。烏賊魚肉脆嫩鮮美,營養(yǎng)極其豐富。烏賊鮮肉含蛋白質17.1%,脂肪甚少,還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無機鹽以及維生素等。每百克干品中含蛋白質68.4克,鈣290毫克,磷776毫克,鐵5.8毫克,尚含豐富的碘質。烏賊味咸性平,功可滋腎養(yǎng)血,補心通脈,最宜于婦女,尤以烏賊魚卵滋陰養(yǎng)血之功顯著,凡精血虧損、頭暈耳鳴、遺精早泄及老人虛弱者食之都大有裨益。

    烏賊魚骨為烏賊魚的內殼,中藥名為海螵蛸,性味咸、微溫,功可制酸、止血、固精、止帶、除濕、斂瘡。

    【應用實例】

    1.功能性子宮出血:取完整新鮮烏賊魚之墨囊,不必用水沖洗,烘干后研細末,每次服1克,每日2次。

    2.帶下:用墨魚2個,瘦豬肉250克,少加食鹽煮食,每日吃1次,連吃5日。

    3.哮喘:烏賊骨500克,于鍋內焙干,研成粉末。加砂糖1公斤,調勻。成人每次15~24克,兒童酌減,每日3次,開水送服。服藥期間禁食蘿卜。

    4.便血:烏賊骨粉,每服3克。

    5.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烏賊骨配貝母,研極細末,每服3克,日服2~3次,糖水調服。

    6.胃出血:海螵蛸15克、白及18克,共研細粉,每日3次,每次4.5克。

    7.瘧疾:用烏賊骨粉3克,白酒或黃酒10毫升,混合后1次服完。

    8.小兒軟骨?。簽踬\骨10克,龜板12克,茜草根6克,水煎加紅糖,日2~3次分服。

    9.下肢潰瘍:烏賊骨粉外敷。

    10.咯血:干烏賊骨焙黃研末,溫開水沖服。

    11.刀傷出血:烏賊骨為末敷傷處。

    12.閉經:墨魚1個,桃仁10枚,共煮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