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xué)生作文 學(xué)門教育

國學(xué)古籍

蜀亂述聞

  •   自東南軍起,四川獨(dú)稱完富,是以調(diào)餉恒仰于蜀。乃咸豐九年,忽有藍(lán)、李之亂。藍(lán)、李者,藍(lán)朝鼎、李永和。居南昭通大關(guān),以私販鴉片,往來敘州,為老鴉灘汛弁所覺,以賂免。宜賓典史于育金羨之不滿所欲,則告縣令汪覲光、千總胡安邦,誘新場煙販至郡,置之獄。其黨初謀劫獄,既聞奉批照屯積例斬,于是其黨聚眾起事。時(shí)承平日久,州縣不知兵,奸民和之,遂陷筠連、高縣、慶符。知縣武來雨仰藥死,勢(shì)益披猖。時(shí)有鳳山將軍署總督、檄提督馬天貴守?cái)⒏嫖渖郊暗觞S樓,至石梯橋,遇藍(lán)、李,敗死。藍(lán)、李長驅(qū)而西,殺都司余振海于犍為之箭板場,副將張萬祿敗死于榮縣之黃石坡,遂據(jù)五通橋?yàn)槌惭?,掠鹽丁為兵。

      清令曾望顏督蜀。望顏無他策,惟以巡城擊柝為事,自昏至旦,柝聲不絕,又以軍防井研以自固而已。先是,越西同知翁祖烈以賂驟升首府,望顏謂其非資,更以知府楊重雅代,祖烈遂結(jié)有風(fēng),傾望顏,皆罷去。而駐藏大臣崇實(shí)為將軍。望顏征兵湖南,命蕭啟江率八營四千人入成都。啟江道病,不能退軍,未幾即死。其部無統(tǒng)屬,大掠成都市,居民驚呼蕭兵變,皆閉戶奔走。是時(shí)藍(lán)軍圍錦州,提督占泰自羅江皂角鋪赴援,被擒不屈,死。遂陷安縣,殺知縣張香海;遂至趙家渡,殺總兵李莫粲。而大吏但以增募為事,游弁驕將,坐食行掠,未嘗出師,州縣則仗鄉(xiāng)團(tuán)為保衛(wèi)。然李、藍(lán)亦除攻掠無他技也。布政使祥奎素有貪名,而蜀中新設(shè)厘以助餉,皆以賄任。其幕友金峨峰、秀子昌為之通賂,以故吏治益濁。督標(biāo)副將張定川無軍功,由行伍夤至軍中,亦以貪名。二人皆握蜀中大權(quán),見望顏罷,無騶從,至與爭道,鞭其舁夫。代望顏者為東純,道卒。更命曹樹鐘,以奪情被劾,于是清詔湘撫駱秉章督辦四川軍務(wù)。是時(shí)土匪起者益眾,多冒藍(lán)、李,獨(dú)眉州之陳祥順招募無賴,號(hào)“祥字營”,與藍(lán)、李通,沿途掠食。時(shí)藍(lán)、李蔓延川南諸州縣,又?jǐn)_及川東,湘軍將胡中和等,蜀將唐友耕等奔命往來,莫能制也。秉章初畏為崇實(shí)所,崇實(shí)亦知己材不足辦賊,虛心倚秉章。秉章既大會(huì)諸將于夔,適與望顏遇。望顏泣訴蜀中軍情吏治,秉章益知其得失,奏辦捐輸二百余萬以裕國用。時(shí)黃淳熙所部先發(fā),將從萬縣援順慶,探知敵已趨定遠(yuǎn),淳熙恐失賊,急馳攻之。遇于姚店,敵無敢迎敵者,遂大敗,死者數(shù)千人。時(shí)方五月,臭聞數(shù)十里。淳熙益?zhèn)少\所向,自率前軍五更發(fā)令,后隊(duì)繼之。行七八里,遇于燕子窩,敵從兩山抄官軍,淳熙知中伏不能退,遂戰(zhàn)沒。

      自軍興以來,蜀中諸軍皆避敵,敵未大被懲創(chuàng),至是始有大戰(zhàn),而敵亦畏官軍,自此破散矣。秉章奏疏有云:“蜀賊悍而不狡,亦知其無能為也。”是時(shí)秉章駐順慶,藍(lán)圍綿州,李圍眉州,皆布其黨擾旁縣,于是湘軍、蜀軍、黔軍大會(huì)于綿州城下。時(shí)知州唐炯以堅(jiān)壁清野之法守城,至六十日,是圍始解。湘軍以索供給,與黔軍大哄于州署,黔軍將顏?zhàn)舨彭较孳娪诠競?cè)。秉章劾罷炯而系佐才于獄,并劾布政使及中軍副將,劉蓉遂以附生署布政使。于是湘、蜀、黔軍分道攻敵。敵連擾川東北州縣,攻掠而不逗留,往往為民團(tuán)所擊殺。藍(lán)逆所部,遂入漢陰,惟李賊猶踞犍為之鐵山。川東別寇周紹勇、郭刀刀亦有陷城戕宮之事,然遇清軍,輒伏藏山谷,且與李賊聲息亦不相應(yīng)。防軍或破之,或擒之,從無大隊(duì)接戰(zhàn)者,故其禍亦不烈,但騷擾糜爛而已。李既棄鐵山走宜賓之八角砦,又回犍為之龍孔場,劉蓉督胡中利等擒之,并擒其將卯得興。得興尤兇悍,當(dāng)時(shí)呼之為“卯先鋒”者也。

      先是,江南既平,扶王陳得才猶出沒于陜西、湖北、河南之間,為清軍所攻,遂全軍入陜。至是川東諸股出境與之合,而蜀內(nèi)寇漸靖,獨(dú)石達(dá)開擁眾入蜀境。初,達(dá)開既與洪秀全相離,念江西為己攻掠之地,欲據(jù)以自固。既已不能自立,遂突浙、閩、湘、桂、滇、黔,入川境,崎嶇山谷,蓋已七年。至是,由寧遠(yuǎn)渡大渡河,值水漲,更期次日,而唐友耕防江之軍至矣。達(dá)開糧盡,煮桑葉、殺馬為食,遂為土司嶺承恩所擒。劉蓉往受俘時(shí),藍(lán)朝鼎及入陜之川寇,并陳得才縱橫于漢中、興安。秦將毛震壽不能制,詔以劉蓉?fù)彡?,止巴州不進(jìn)。藍(lán)賊在漢陰,為在籍主事管澇帥團(tuán)捕殺,而黃鼎新自敵中出,則謂朝鼎死于丹棱,其族兄朝柱統(tǒng)其眾,亦不知死何處,澇所殺實(shí)姓曹也。多隆阿既以攻周至傷目薨,益征蜀將援陜,時(shí)賊已攔入隴西矣。庭議劉蓉?zé)o實(shí),不可用,更以喬松年為撫,猶令領(lǐng)軍,又潰于灞橋。后左宗棠督陜甘,始平諸寇,然多用蜀軍,故蜀軍將功多著在陜甘。

      初,蜀亂既平,秉章進(jìn)爵輕車都尉,益飭吏治。同治五年卒,當(dāng)時(shí)請(qǐng)建專祠,歲時(shí)奉祀。先是,奉旨建祠者,多因現(xiàn)有之廟宇,分一室以祀之,至秉章,則湘軍諸將醵金拓大地,特立一廟。吳棠繼秉章。張之洞為學(xué)政,益以經(jīng)史提倡蜀士,首建尊經(jīng)書院,刊刻殿本四史諸書。之洞復(fù)倡設(shè)學(xué)田以惠寒唆,始于南川,而漸及于各縣云。

作者:祝介

全上古三代文

  •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為清代嚴(yán)可均所輯,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漢文》《全后漢文》《全三國文》《全晉文》《全宋文》《全齊文》《全梁文》《全陳文》《全后魏文》《全北齊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錄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傳,是迄今為止收錄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總集,同時(shí)也是中國古代文獻(xiàn)中涵蓋時(shí)間最長的一部文學(xué)總集,對(duì)唐以前歷史、文學(xué)、宗教、語言等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jià)值。

作者:嚴(yán)可均輯

劉楨詩全集

  •   劉楨(?~217),漢魏間文學(xué)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幹。東平(今屬山東)人。父劉梁,以文學(xué)見貴。建安中,劉楨被曹操召為丞相掾?qū)?。與曹丕兄弟頗相親愛。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后又免罪署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染疾疫而亡。劉楨作品,《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集4卷、《毛詩義問》10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幹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公燕詩

      永日行游戲。歡樂猶未央。遺思在玄夜。相與復(fù)翱翔。輦車飛素蓋。從者盈路傍。月出照?qǐng)@中。珍木郁蒼蒼。

      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芙蓉散其華。菡萏溢金塘。靈鳥宿水裔。仁獸游飛梁。華館寄流波。豁達(dá)來風(fēng)涼。

      生平未始聞。歌之安能詳。投翰長嘆息。綺麗不可忘。

      贈(zèng)五官中郎將詩四首

      一

      昔我從元后。整駕至南鄉(xiāng)。過彼豐沛郡。與君共翱翔。四節(jié)相推斥。季冬風(fēng)且涼。眾賓會(huì)廣坐。明鐙熺炎光。

      清歌制妙聲。萬舞在中堂。金罍含甘醴。羽觴行無方。長夜忘歸來。聊且為太康。四牡向路馳。歡悅誠未央。

      二

      余嬰沉痼疾。竄身清漳濱。自夏涉玄冬。彌曠十余旬。??钟吾纷?。不復(fù)見故人。所親一何篤。步址慰我身。

      清談同日夕。情盻敘憂勤。便復(fù)為別辭。游車歸西鄰。素葉隨風(fēng)起。廣路揚(yáng)埃塵。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 ∽穯柡螘r(shí)會(huì)。要我以陽春。望慕結(jié)不解。貽爾新詩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寵珍。

      三

      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終夜不遑寐。敘意于濡翰。明燈曜閏中。清風(fēng)凄已寒。白露涂前庭。應(yīng)門重其關(guān)。

      四節(jié)相推斥。歲月忽已殫。壯士遠(yuǎn)出征。戎事將獨(dú)難。涕泣灑衣裳。能不懷所歡。

      四  涼風(fēng)吹沙礫。霜?dú)夂伟}皚。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賦詩連篇章。極夜不知?dú)w。

      君侯多壯思。文雅縱橫飛。小臣信頑鹵。僶俛安能追。  贈(zèng)徐干詩

      誰謂相去遠(yuǎn)。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思子沉心曲。長嘆不能言。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遷。

      步出北寺門。遙望西苑園。細(xì)柳夾道生。方塘含清源。輕葉隨風(fēng)轉(zhuǎn)。飛鳥何翻翻。乖人易感動(dòng)。涕下與衿連。

      仰視白日光。皦皦高且懸。兼燭八纮內(nèi)。物類無頗偏。我獨(dú)抱深感。不得與比焉。

      贈(zèng)徐干詩

      猥蒙惠咳吐。貺以雅頌聲。高義厲青云。灼灼有表經(jīng)。

      贈(zèng)從弟詩三首

      一  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采之薦宗廟??梢孕呒慰?。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

      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  鳳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何時(shí)當(dāng)來儀。將須圣明君。

      雜詩

      職事相填委。文墨紛消散。馳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領(lǐng)間?;鼗刈曰鑱y。

      釋此出西域。登高且游觀。方塘含白水。中有鳧與雁。安得肅肅羽。從爾浮波瀾?! 《冯u詩  丹雞被華采。雙距如鋒芒。愿一揚(yáng)炎威。會(huì)戰(zhàn)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長翹驚風(fēng)起。勁翮正敷張。輕舉奮勾喙。電擊復(fù)還翔。

      射鳶詩

      鳴鳶弄雙翼。飄飄薄青云。我后橫怒起。意氣凌神仙。發(fā)機(jī)如驚焱。三發(fā)兩鳶連。

      流血灑墻星。飛毛從風(fēng)旋。庶士同聲贊。君射一何妍?! ≡?br>
      昔君錯(cuò)畦畤。東土有素木。條柯不盈尋。一尺再三曲。隱生置翳林??貍~自迫速。得托芳蘭苑。列植高山足。

      詩

      翩翩野青雀。棲竄茨棘蕃。朝食平田粒。夕飲曲池泉。猥出蓬萊中。乃至丹丘邊。

      詩  天地?zé)o期竟。民生甚局促。為稱百年壽。誰能應(yīng)此錄。低昂倐忽去。烱若風(fēng)中燭。

      詩

      旦發(fā)鄴城東。莫次溟水旁。三軍如鄧林。武士攻蕭莊。

      詩

      青青女蘿草。世依高松枝。幸蒙庇養(yǎng)恩。分惠不可貲。風(fēng)雨雖急疾。根株不傾移。

      詩

      初春含寒氣。陽氣匿其暉?;绎L(fēng)從天起。砂石縱橫飛。

      詩

      和風(fēng)從東來。玄云起西山。夜中發(fā)此氣。明旦飛甘泉。  詩

      朝發(fā)白馬。暮宿韓陵。

      詩

      大廈云構(gòu)。

      詩

      玄云起高岳。終朝彌八方。

      詩  皦月垂素光。玄云為仿髴。

      詩

      攬衣出巷去。素蓋何翩翩。

      詩

      散禮風(fēng)雨起。

作者:劉楨

百家姓

  • 《百家姓》是一部兒童識(shí)字課本,與《三字經(jīng)》、《千字文》并列為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啟蒙讀物之一。

    《百家姓》成書于宋朝初年,一般認(rèn)為是在公元960年趙宋建立至978年吳越歸宋這段時(shí)間內(nèi)。《百家姓》的作者不詳,南宋人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認(rèn)為是“兩浙錢氏有國時(shí)小民所著”,是吳越境內(nèi)一個(gè)普通人的作品。

    明代人李詡則籠統(tǒng)地說“必宋人所編也”。清朝康熙年間王相根據(jù)王明清的說法,認(rèn)為是“宋初錢塘老儒所作”。雖然王相的說法比前人明確,但仍未能指出《百家姓》的作者是誰,這可能是一個(gè)永遠(yuǎn)也無法解開的謎。

    《百家姓》以韻文形式,將當(dāng)時(shí)的常見姓氏用四字排列,十分嚴(yán)整。其排列的順序是將重要的姓氏排在前面。如第一句“趙錢孫李”,“趙”是宋朝的國姓,“錢”是吳越統(tǒng)治者的姓,“孫”,據(jù)王明清說法,是指錢的正妃,“李”是指南唐統(tǒng)治者的姓氏。第二句“周吳鄭王”,也都是吳越的大族,“皆武肅(錢)而下后妃”。作為一種兒童識(shí)字課本,《百家姓》的內(nèi)容并沒有別的含義,僅僅是姓氏的排列。它是希望兒童通過姓氏這一人們身邊的事物,來達(dá)到識(shí)字開蒙的效果。

    依照目前的通行本,《百家姓》共有568個(gè)字,其中單姓444個(gè),復(fù)姓60(120字),末句“百家姓終”4個(gè)字。這個(gè)本子是經(jīng)過后人增補(bǔ)的,但基本保持了《百家姓》的原貌。

作者:

書目答問

  • 《書目答問》,指導(dǎo)治學(xué)門徑的舉要目錄,五卷,清張之洞著,初刊于光緒二年。該書繼承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四部分類法,將所著錄的二千二百余種書籍分為經(jīng)、史、子、集、叢書五部,每部又分若干類。張之洞,字孝達(dá),號(hào)香濤,晚號(hào)抱冰。直隸南皮人,同治進(jìn)士,為后期洋務(wù)派代表人物之一。

    《答問》收錄圖書能夠馭繁就簡,慎擇約取,選錄歷史上流傳至今的重要古籍,并重視清代學(xué)術(shù)成就,其中,《四庫全書》所未收者占十之三四,并在重要書籍下作按語,書后附有初學(xué)讀本,使讀者漸識(shí)其門徑,本書對(duì)擴(kuò)大讀者知識(shí)面、指導(dǎo)治學(xué)門徑具有一定參考價(jià)值,但是,囿于封建正統(tǒng)觀念,書中對(duì)戲曲、小說一概不收,對(duì)《四庫》禁毀書也未作補(bǔ)充,不能不說是一個(gè)遺憾。

    張之洞也乃一代名臣,在西學(xué)東漸、在大清江山危亡之際,欲力挽狂瀾,別尋出路,主張“西學(xué)為體,中學(xué)為用”,屬于“清流”一派。其幕下人才濟(jì)濟(jì),晚清著名的文化怪杰辜鴻銘即躋身于其中。跟隨張之洞學(xué)習(xí)中國古籍,也不算是明珠暗投吧。

    該書有光緒二年初印本。

作者:張之洞

筆梨園

  • 《筆梨園》系清瀟湘迷津渡者編輯,鏡湖惜花癡士閱評(píng),屬世情小說。

    本書卷端題“新小說筆梨園第二本媚嬋娟”,殘存六回,現(xiàn)藏于北京圖書館。小說敘述江南徽州府的江干城,經(jīng)商落魄當(dāng)傭工,偶嫖看樓妓女媚娟。媚娟不嫌江干城貧窮,慷慨俠義,歷經(jīng)坎坷,后做了夫婦,共享榮華富貴。

作者:瀟湘迷津渡者

翠微先生北征錄

  •   《翠微先生北征錄》又稱《華岳翠微先生北征錄》、《翠微北征錄》,宋代兵書。但是《宋史·藝文志》、省府縣忐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都未著錄,直到清代黃虞稷等編《宋史·藝文志補(bǔ)》、《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始見著錄。清嘉慶五年庚申(1800年)校勘學(xué)家顧廣圻在為本書寫的跋文中說:此書“世鮮傳者,得觀于讀未見書齋楮墨間,古香噴溢,三數(shù)百年物也。令人于肅然起敬中仍愛玩不忍釋手?!闭f明本書被淹沒三、四百年。此書遭此厄運(yùn)大概與作者的身世有關(guān)。

       該書由南宋人華岳撰。華岳,字子西,號(hào)翠微,貴池(今安徽省貴池縣)人。為武學(xué)生,輕財(cái)好俠,開禧元年(1205年)上書諫止韓侂胄的北伐政策,觸怒韓侂胄,被貶官下獄,放逐到建安(今福建建甌)。韓侂胄攻金兵敗求和,被宋朝廷誅殺。華岳得以被釋放,登嘉定武科第一名,為殿前司官,仍郁郁不得志,又預(yù)謀去丞相史彌遠(yuǎn),事被發(fā)覺,下臨安(今杭州)牢獄,被杖死獄中。著有《翠微南征錄》,為詩文集?!洞湮⑾壬弊C錄》為華岳被放逐期間寫的富國強(qiáng)兵和御敵之策。它有兩部分組成,一為開禧三年(1207年)上奏皇帝的“平戎十策”,前有一篇“再上皇帝書”;二為嘉定元年(1208年)上奏皇帝的“治安藥石”,前有一篇奏章?! ?《翠微先生北證錄》今存本十二卷。華岳《治安藥石序》稱“四總四十有一篇,分四卷?!北R氏《抱經(jīng)堂志補(bǔ)》別集類著錄為十一卷。顧廣圻認(rèn)為是“俗本誤并其一卷?!保檹V圻跋)劉世珩認(rèn)為“盧云十一卷者,專指《治安藥石》言;顧云十二卷者,連《平戎十策》言?!保▌⑹犁窆饩w二十五年跋)清黃虞稷等《宋史·藝文志補(bǔ)·兵家類》又著錄為三卷。據(jù)華岳自稱《治安藥石》分為四卷推知,后世分卷皆非原分次第,原分全書應(yīng)為五卷。今從存世本著錄為十二卷。

       《平戎十策》一卷,是華岳針對(duì)南宋存在的“十弊”而提出的十條去弊興利、富國強(qiáng)兵的計(jì)策?!笆住笔牵阂粍t取士而不得其實(shí),二則招軍而不盡其材,三則御騎者未得其具,四則陷騎者未有其策,五則得其地而反失其心,六則守其地而復(fù)無其備,七則恩威之不明,八則利害之不密,九則急務(wù)在財(cái)計(jì)而財(cái)計(jì)未豐,十則邊計(jì)在馬政而馬政未備?!笆摺贬槍?duì)這“十弊”和敵國的短長,詳細(xì)論述了用人選將、人心士氣、物資儲(chǔ)備、作戰(zhàn)方法、軍馬征調(diào)等軍事上的重大問題?!吨伟菜幨?,是取治安不可無兵,猶膏梁不可無藥石之意。作者緊密結(jié)合當(dāng)世利害,對(duì)和議政策、邊防要?jiǎng)?wù)、破敵之方、將帥修養(yǎng)和謀略、武器裝備、敵情偵察、兵員招募、糧餉運(yùn)輸?shù)冗M(jìn)行了較詳細(xì)的闡述。全書卷目如下:

     ●卷一 平戎十策:取士、招軍、御騎、陷騎、得地、守地、恩威、利害、財(cái)計(jì)、馬政。
     ●卷二 治安藥石序。
     ●卷三 治安藥石·治國大計(jì):和議。
     ●卷四 治安藥石·邊防要?jiǎng)?wù):山水寨、屯要、捷徑。
     ●卷五 治安藥石·破敵長技:陷騎。
     ●卷六 治安藥石·將帥小數(shù):搜伏、反泄、暗認(rèn)、潛易、急據(jù)、分渡、自認(rèn)、就順。
     ●卷七 治安藥石·器用小節(jié):甲制、人甲制、馬甲制、馬軍甲制、駑手甲制、弓制。
     ●卷八 治安藥石·器用小節(jié):駑制、弓箭制、駑箭制、鞍制、靴制、馬槍制、義槍制。
     ●卷九 治安藥石·采探之法:采探、侯望、聚探、關(guān)遞、密辨。
     ●卷十 治安藥石·戒飭將帥之道:將帥輕死、將帥好戰(zhàn)、將財(cái)相用、豪杰為問。
     ●卷十一治安藥石·守邊待敵之策:禁涉、觀釁。
     ●卷十二治安藥石·足兵便民之策:勸募、省運(yùn)、廣土、實(shí)邊。   《翠微先生北證錄》為抵御外侮而作,所言皆當(dāng)時(shí)軍事上的實(shí)際問題,比較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軍事思想。他崇尚黃老道家好生惡殺之說,《司馬法》“殺人安人,以戰(zhàn)止戰(zhàn)”之論,認(rèn)為“兵本于不殺,武在于止戈?!保ň矶吨伟菜幨颉罚┮?guī)勸皇帝不要輕意興兵,“臣愚欲望陛下詳黃老氏好生惡殺之意,明《司馬法》安人止戰(zhàn)之方,兵不得輕舉,謀不得妄發(fā)?!保ň矶吨伟菜幨颉罚?duì)于金朝是用兵還是和議,是擺在南宋文臣武將面前的一個(gè)非常現(xiàn)實(shí),而且也是爭論最為激烈的一個(gè)問題。從本書中可以看出,華岳的主張既不同于逞忿恃兵的主戰(zhàn)派,也不同于放棄武力的乞和派。他認(rèn)為用武力征伐不能放棄用和議這一斗爭手段;而和議又要靠強(qiáng)大的武力作后盾,“兵爭之失在于士大夫逞忿恃兵而諱言和議;和議之失在于士大夫懲已往之咎,而恥言用兵?!保ň硪弧镀饺质摺罚┧环磳?duì)用兵,“四夷不庭征之可也。”(卷一《平戎十策》)但是反對(duì)內(nèi)政不修,國力不足時(shí),去與強(qiáng)大的敵國硬拼。所以,他認(rèn)為當(dāng)時(shí)南宋王朝沒有金朝強(qiáng)大,提出以“和議”為緩兵之計(jì),積蓄實(shí)力,等待時(shí)機(jī),恢復(fù)中原。他特別指出:“今日之和非真怯也,今吾仁以待他日可乘之機(jī)耳;非真畏也,養(yǎng)吾智以俟異時(shí)可投之隙耳?!保ň硪弧镀饺质摺罚┧貏e重視賢才在治國御軍中的作用,認(rèn)為“英雄豪杰之去留,為社稷幫家之休戚。”(卷一《平戎十策》),他還公開指出,南宋兵敗國弱的原因就是皇帝未得到真正的賢才,并對(duì)皇帝說:“十者之弊非有英雄豪杰之士為陛下洗而新之,則他日敗亡之患蓋有不可勝言矣?!保ň硪弧镀饺质摺罚┽槍?duì)南宋朝廷不能用賢的實(shí)際情況,提出廣開賢路,提倡賢才自薦;重賞有功之人,“聚天下之材者在乎財(cái);散天下之材者在乎財(cái)。”(卷十《將財(cái)相用》);因材制用,“夫有技則生一材,有一材則濟(jì)一用,因技以求材,因材以制用?!保ň硪弧镀饺质摺罚┧貏e重視人心民意,指出:“故善用兵者,必先守其心,而不失其所恃焉,斯為善守之策矣。”(卷一《平戎十策》)他認(rèn)為,失掉民心,違背民意,就會(huì)激起怨恨,四面樹敵。因此,他反對(duì)擾民,“夫用兵之策莫大于足兵,足兵之策莫患于擾民,擾民則心失,心失則怨起,怨起則釁生,釁生則吾舟中之人皆敵國矣?!保ň硎妒∵\(yùn)》)為既省民力,又保證軍餉,提出“興屯田以省支費(fèi),浚水道以便轉(zhuǎn)輸?!保ň硎妒∵\(yùn)》)對(duì)于將帥的要求,他既提倡輕死賤生,又反對(duì)恃勇好戰(zhàn)。認(rèn)為古有“貴死賤生”、“好死惡生”、“奮死則生,幸生則死”之說,但都是對(duì)士卒講的。所以他提出將帥也要與士卒一樣,具有視死如歸的精神。同時(shí),他又要求將帥不可一味斗勇角力,還要會(huì)斗智賽謀,懂得“不戰(zhàn)之妙”。所以他認(rèn)為“學(xué)戰(zhàn)易,學(xué)不戰(zhàn)難。”(卷十《將帥好戰(zhàn)》)在作戰(zhàn)指導(dǎo)方面,重視敵情偵察。他認(rèn)為,“廟堂惡聞邊備,將帥不買間諜”,“賊將之姓名,賊技之能否,賊勢(shì)之進(jìn)退,賊情之勇怯,蓋殆若異世之事耳。”(卷九《采探》)這是用兵失敗的重要原因。只有召募間諜,設(shè)置烽堠、遞鋪等偵察通信設(shè)施,及時(shí)獲取情報(bào),才能使“屯邊之兵無事得以休息,有事不至窘束?!保ň砭拧恫商健罚┧槍?duì)金朝善用騎兵的特點(diǎn),提出了以車御騎,以駑陷騎的作戰(zhàn)方法,具體論述了各種地形條件下的制騎戰(zhàn)術(shù)。

       《翠微先生北證錄》真實(shí)地反映了南宋軍事斗爭的實(shí)際和軍事思想的特點(diǎn),彌補(bǔ)了《宋史·藝文志》及省府縣志缺憾,具有重要的史料價(jià)值和軍事學(xué)術(shù)價(jià)值。

作者:華岳

后西游記

  • 《后西游記》是《西游記》眾多續(xù)書之一。《西游記》其它續(xù)書有《續(xù)西游記》、《西游補(bǔ)》及《西游新記》等。其中獲得評(píng)價(jià)較高的就有《后西游記》。該書作于明代,作者不詳,現(xiàn)存版本僅標(biāo)明“天花才子評(píng)點(diǎn)”字樣;但有作者名叫梅子和的說法,未經(jīng)證實(shí)。

    書的內(nèi)容主要為:唐憲宗年間,唐玄奘當(dāng)年所取回的真經(jīng)為貪僧歪解,用作騙取銀錢所用。如來遂封了經(jīng)文,令唐玄奘師徒再尋取經(jīng)人到靈山求取真解,唐玄奘尋到正僧大顛,又集得孫小圣、豬一戒、沙彌。師徒四人歷經(jīng)千辛萬苦取來真解,普渡眾生,終成正果。

    該書共四十回,影響雖不如《西游記》,但在針砭時(shí)弊、笑罵文采方面頗與《西游記》相比肩,魯迅先生也對(duì)此書有所好評(píng)。

作者:

儀禮

  • 《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秲x禮》記述有關(guān)冠、婚、喪、祭、鄉(xiāng)、射、朝、聘等禮儀制度。《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guān)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制度的記述,又有關(guān)于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學(xué)術(shù)思想的論述。這里,僅就有關(guān)《儀禮》一書的一些問題作一些簡要的說明。

    《儀禮》的篇數(shù)與作者今《十三經(jīng)注疏》本《儀禮》,共十七篇,目次如下:

    士冠禮第一士昏禮第二士相見禮第三鄉(xiāng)飲酒禮第四鄉(xiāng)射禮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禮第七聘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徹第十七這個(gè)次序,為漢劉向《別錄》所列。據(jù)文獻(xiàn)記載,漢武帝時(shí),在孔壁中發(fā)現(xiàn)《古禮》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漢初經(jīng)生所傳十七篇《儀禮》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禮文久佚,學(xué)者稱之為《逸禮》。由此便產(chǎn)生一個(gè)問題:十七篇《儀禮》是不是一個(gè)殘本。一種觀點(diǎn)據(jù)此認(rèn)為,十七篇《儀禮》是一部殘缺不完之書。另一種觀點(diǎn)正與此相反,認(rèn)為十七篇《儀禮》并非一不完全的殘本,而是一部完備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禮經(jīng)通論》對(duì)此有很詳細(xì)的論證。《禮記?;枇x》說:“夫禮始于冠,本于昏,重于喪祭,尊于朝聘,和于射鄉(xiāng),此禮之大體也。

    觀今本《儀禮》十七篇,《昏義》所說作為“禮之大體”的上述八項(xiàng)內(nèi)容,皆完整無缺。另外,《禮記》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釋《儀禮》的。

    《禮記》有《冠義》釋《士冠禮》;有《昏義》釋《士昏禮》;有《問喪》釋《士喪禮》;有《祭義》、《祭統(tǒng)》釋《郊特牲》、《少牢饋食禮》、《有司徹》;有《鄉(xiāng)飲酒義》釋《鄉(xiāng)飲酒禮》;有《射義》釋《鄉(xiāng)射禮》、《大射禮》;有《燕義》釋《燕禮》;有《聘義》釋《聘禮》;有《朝事》(《大戴禮記》)釋《覲禮》;有《喪服四制》釋《喪服》,都不出《儀禮》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見,今本《儀禮》,應(yīng)該說是一部體系和內(nèi)容完備的著作。邵懿辰認(rèn)為,“經(jīng)禮三百,曲禮三千”(《禮記。禮器》),古來之禮,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漢書。藝文》

作者:

王維詩集

  •   「此王維詩底本,為方舟子轉(zhuǎn)送,施鐵民提供。本貓據(jù)中華書局排印本《全唐詩》(1979年平裝本)校訂,并以清趙殿成之《王右丞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參校。除改正了輸入及轉(zhuǎn)碼的錯(cuò)字之外,補(bǔ)錄了《全唐詩》中所有的題注和題序。老貓謹(jǐn)識(shí)。一九九七年七月京中盛暑之時(shí)。」

      王維。字摩詰。河?xùn)|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jìn)士擢第。調(diào)太樂丞。坐累為濟(jì)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左補(bǔ)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疒音]。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dòng)谛性凇Y\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zé)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fù)拜給事中。轉(zhuǎn)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駙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shù)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zèng)秘書監(jiān)。寶應(yīng)中。代宗問縉。朕常于諸王坐聞維樂章。今存幾何??N集詩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剐兄苎拧iL揖楚辭。詩家歸美??顺删庝洝@息良深。殷[王番]謂維詩詞秀調(diào)雅。意新理愜。在泉成珠。著壁成繪。蘇軾亦云。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   今編詩四卷。

      酬諸公見過(冊(cè)4卷125頁1234a)

      〔時(shí)官未出。在輞川莊?!?  嗟予未喪。

      哀此孤生。

      屏居藍(lán)田。

      薄地躬耕。   歲「晏」(宴)輸稅。   以奉粢盛。

      晨往東皋。

      草露未[日希]。   暮看煙火。

      負(fù)擔(dān)來歸。

      我聞?dòng)锌汀?  足掃荊扉。

      簞食伊何。   □瓜抓棗。①仰廁群賢。

      皤然一老。

      愧無莞簟。

      班荊席藁。   泛泛登陂。   折彼荷花。

      靜觀素鮪。

      俯映白沙。

      山鳥群飛。

      日隱輕霞。   登車上馬。

      倏忽云(一作雨)散。

      雀噪荒村。

      雞鳴空館。

      還復(fù)幽獨(dú)。

      重欷累嘆。  ?、伲圩中稳纭鞍唷保瑑蛇叺摹巴酢本鶠椤案薄比ァ柏帧保?。箋注本作“副”。

      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yīng)制(冊(cè)4卷125頁1235a)

      鳳[戶衣]朝碧落。

      龍圖耀金鏡。

      維岳降二臣。

      戴天臨萬姓。

      山川八校滿。

      井邑三農(nóng)竟。   比屋皆可封。

      誰家不相慶。

      林疏遠(yuǎn)村出。

      野曠寒山靜。

      帝城云里深。   渭水天邊映。

      佳(一作喜)氣含風(fēng)景。

      頌聲溢歌詠。

      端拱能任賢。

      彌彰圣君圣。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yīng)制(冊(cè)4卷125頁1235b)

      復(fù)道通長樂。   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

      暗識(shí)龍輿度。

      褰旒明四日。

      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

      飛甍映宮樹。

      商山原上碧。

     ?。坫弋a(chǎn)]水林端素。

      銀汗下天章。

      瓊筵承湛露。

      將非富人寵。   信以平戎故。

      從來簡帝心。

      詎得回天步。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hù)兼鴻臚卿歸安西應(yīng)制(冊(cè)4卷125頁1235c)

      上卿增命服。

      都護(hù)揚(yáng)歸旆。

      雜虜盡朝周。   諸胡皆自鄶。

      鳴笳瀚海曲。   按節(jié)陽關(guān)外。

      落日下河源。

      寒山靜秋塞。

      萬方氛[侵,“礻”代“亻”]息。

      六合乾坤大(一作泰)。

      無戰(zhàn)是天心。

      天心同覆載。

      扶南曲歌詞五首(冊(cè)4卷125頁1235d)   〔通典云:武德初,因隋舊制,奏九部樂,四曰扶南。唐書禮樂志云:天寶樂曲,皆以邊地名。自河西至者,有扶南樂舞?!?  翠羽流蘇帳。

      春眠曙不開。   羞從面色起。

      嬌逐語聲來。

      早向昭陽殿。

      君王中使催。

      堂上青弦動(dòng)。

      堂前綺席陳。

      齊歌盧女曲。

      雙舞洛陽人。

      傾國徒相看。

      寧知心所親。

      香氣傳空滿。   妝華影箔通。

      歌聞天仗外。

      舞出御樓(一作筵)中。

      日暮歸何處。

      花間長樂宮。

      宮女還金屋。   將眠復(fù)畏明。

      入春輕衣好。

      半夜薄妝成。

      拂曙朝前殿。

      玉墀(一作除)多佩聲。

      朝日照綺窗。   佳人坐臨鏡。

      散黛恨猶輕。

      插釵嫌未正。

      同心勿遽游。

      幸待春妝竟。

      隴西行(冊(cè)4卷125頁1236a)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yáng)鞭。

      都護(hù)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guān)山正飛雪。

      烽戍(一作火)斷無煙。

      從軍行(冊(cè)4卷125頁1236b)

      吹角動(dòng)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應(yīng))馬嘶亂。

      爭渡金(一作黃)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戰(zhàn)聲(一作力戰(zhàn))煙塵里。   盡系名王頸。

      歸來獻(xiàn)(一作報(bào))天子。

      早春行(冊(cè)4卷125頁1236c)

      紫梅發(fā)初遍。

      黃鳥歌猶澀。

      誰家折楊女。

      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

      羞人映花立。

      香畏風(fēng)吹散。

      衣愁露沾濕。   玉閨青門里。   日落香車入。

      游衍益相思。

      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mèng)。

      歸晚更生疑。   不及紅檐燕。

      雙棲綠草時(shí)。   早朝(冊(cè)4卷125頁1236d)

      皎潔明星高。

      蒼茫遠(yuǎn)天曙。

      槐霧暗(一作郁)不開。

      城鴉鳴稍去。

      始聞高閣聲。

      莫辨更衣處。

      銀燭已成行。   金(一作重)門儼騶馭。

      獻(xiàn)始興公(冊(cè)4卷125頁1237a)

      〔時(shí)拜右拾遺〕   寧棲野樹林。

      寧飲澗水(一作中)流。   不用坐「粱」(梁)肉。

      崎嶇見王侯。

      鄙哉匹夫節(jié)。

      布褐將白頭。

      任智誠則短。   守任固其優(yōu)。

      側(cè)聞大君子。

      安問黨與讎。   所不賣公器。   動(dòng)為蒼生謀。

      賤子跪自陳。

      可為帳下不。

      感激有公議。

      曲私非所求。   贈(zèng)從弟司庫員外[纟求](冊(cè)4卷125頁1237b)

      少年識(shí)事淺。

      強(qiáng)學(xué)干名利。

      徒聞躍馬年。

      苦無出人智。

      即事豈徒言。

      累官非不試。

      既寡遂性歡。

      恐招負(fù)時(shí)累。   清冬見遠(yuǎn)山。

      積雪凝蒼翠。

      浩然出東林。

      發(fā)我遺世意。

      惠連素清賞。

      夙語塵外事。

      欲緩攜手期。   流年一何駛。

      座上走筆贈(zèng)薛璩慕容損(冊(cè)4卷125頁1237c)

      希世無高節(jié)。   絕跡有卑棲。

      君徒視人文。

      吾固和天倪。

      緬然萬物始。

      及與群物(一作牧)齊。

      分地依後稷。

      用天信(一作奉)重黎。   春風(fēng)何豫人。

      令我思東溪。

      草色有佳意。

      花枝稍含荑。

      更待風(fēng)景好。   與君藉萋萋。   贈(zèng)李頎(冊(cè)4卷125頁1237d)

      聞君餌丹砂。

      甚有好顏色。

      不知從今去。

      幾時(shí)生羽翼。

      王母翳華芝。

      望爾昆侖側(cè)。

      文螭從赤豹。

      萬里方一息。

      悲哉世上人。

      甘此膻腥食。

      贈(zèng)劉藍(lán)田(冊(cè)4卷125頁1237e)

      〔一作盧象詩〕

      籬間(一作中)犬迎吠。

      出屋候荊(一作柴)扉。

      歲晏輸井稅。

      山村人夜歸。

      晚田始家食。

      余布成我衣。

      詎肯無公事。

      煩君問是非。

      贈(zèng)房盧氏[王官](冊(cè)4卷125頁1238a)

      達(dá)人無不可。

      忘己愛蒼生。

      豈復(fù)少十(一作千)室。   弦歌在兩楹。

      浮人日已歸。

      但坐事農(nóng)耕。

      桑榆郁相望。

      邑里多雞鳴。   秋山一何凈。   蒼翠臨寒城。

      視事兼偃臥。

      對(duì)書不簪纓。

      蕭條人吏疏。

      鳥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

      晚節(jié)異平生。

      將從海岳居。   守靜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

      茅茨君試營。

      贈(zèng)祖三詠(冊(cè)4卷125頁1238b)   〔濟(jì)州官舍作〕

      [蟲蕭][蟲肖]掛虛牖。

      蟋蟀鳴前除。

      歲晏涼風(fēng)至。

      君子復(fù)何如。

      高館闃無人。

      離居不可道。

      閑門寂已閉。

      落日照秋草。

      雖有近音信。

      千里阻河關(guān)。

      中復(fù)客汝潁。

      去年歸舊山。

      結(jié)交二十載。

      不得一日展。

      貧病子既深。

      契闊余不淺。

      仲秋雖未歸。

      暮秋以為期。   良會(huì)詎幾日。

      終日(一作自)長相思。

      春夜竹亭贈(zèng)錢少府歸藍(lán)田(冊(cè)4卷125頁1238c)

      夜靜群動(dòng)息。

      時(shí)聞隔林犬。   卻憶山中時(shí)。

      人家澗西遠(yuǎn)。

      羨君明發(fā)去。

      采蕨輕軒冕。

      戲贈(zèng)張五弟[湮,“讠”代“氵”]三首(冊(cè)4卷125頁1238d)

      〔時(shí)在常樂東園,走筆成〕

      吾弟東山時(shí)。

      心尚一何遠(yuǎn)。

      日高猶自臥。

      鐘動(dòng)始能飯。   領(lǐng)上發(fā)未梳。

      床頭書不卷。   清川興悠悠。   空林對(duì)偃蹇。   青苔石上凈。

      細(xì)草松下軟。

      窗外鳥聲閑。

      階前虎心善。   徒然萬象多。   澹爾太虛緬。

      一知與物平。

      自顧為人淺。

      對(duì)君忽自得。

      浮念不煩遣。

      張弟五車書。

      讀書仍隱居。

      染翰過草圣。

      賦詩輕子虛。

      閉門二室下。   隱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一作也)。

      時(shí)從漁父漁(一作魚)。

      秋風(fēng)自(一作日)蕭索。

      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

      渡水向吾廬。

      歲晏同攜手。

      只應(yīng)君與予。   設(shè)[四↑且↓]守[繁體“才”去“纟”]兔。

      垂釣伺游鱗。

      此是安口腹。

      非關(guān)慕隱淪。

      吾生好清凈(一作靜)。

      蔬食去情塵。

      今子方豪蕩。   思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

      動(dòng)息自遺身。

      入鳥不相亂。

      見獸皆相親。

      云霞成伴侶。   虛白侍衣巾。

      何事須夫子。

      邀予谷口真。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zèng)人(冊(cè)4卷125頁1239a)   了觀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

      妄計(jì)茍不生。

      是身孰休咎。

      色聲何謂客。

      陰界復(fù)誰守。

      徒言蓮花目。

      豈惡楊枝肘。

      既飽香積飯。

      不醉聲聞酒。

      有無斷常見。

      生滅幻夢(mèng)受。

      即病即實(shí)相。   趨空定狂走。

      無有一法真。

      無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達(dá)。   隨宜善抖擻。

      床上無氈臥。

      鎘中有粥否。

      齋時(shí)不乞食。

      定應(yīng)空漱口。   聊持?jǐn)?shù)斗米。   且救浮生取。

      贈(zèng)裴十迪(冊(cè)4卷125頁1239b)

      風(fēng)景日夕佳。

      與君賦新詩。

      澹然望遠(yuǎn)空。   如意方支頤。

      春風(fēng)動(dòng)百草。

      蘭蕙生我籬。

      曖曖日暖閨。

      田家來致詞。

      欣欣春還皋。

      淡淡水生陂。

      桃李雖未開。

      荑萼滿芳(一作其)枝。

      請(qǐng)君理還策。

      敢告將農(nóng)時(shí)。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xué)人二首(冊(cè)4卷125頁1239c)   一興微塵念。   橫有朝露身。   如是睹(一作都)陰界。   何方置我人。

      礙有固為主。

      趣空寧舍賓。

      洗心詎懸解。

      悟道正迷津。

      因愛果生病。

      從貪始覺貧。   色聲非彼妄。   浮幻即吾真。   四達(dá)竟何遣。

      萬殊安可塵。

      胡生但高枕。

      寂寞與誰鄰。   戰(zhàn)勝不謀食。

      理齊甘負(fù)薪。

      予若未始異。

      詎論疏與親。

      浮空徒漫漫。

      泛有定悠悠。

      無乘及乘者。

      所謂智人舟。

      詎舍貧病域。

      不疲生死流。

      無煩君喻馬。   任以我為牛。   植福祠迦葉。

      求仁笑孔丘。

      何津不鼓棹。   何路不摧[車舟]。

      念此聞思者。

      胡為多阻修。

      空虛花聚散。   煩惱樹稀稠。

      滅相(一作想)成無記。

      生心坐有求。

      降吳復(fù)歸蜀。

      不到莫相尤。

      奉寄韋太守陟(冊(cè)4卷125頁1240a)

      荒城自蕭索。

      萬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

      嘹唳聞歸鴻。

      寒塘映衰草。

      高館落疏桐。

      臨此歲方[晏](宴)。   顧景詠悲翁。

      故人不可見。

      寂寞平陵東。

      林園即事寄舍弟[沈,“纟”代“氵”](冊(cè)4卷125頁1240b)

      〔次荊州時(shí)作〕   寓目一蕭散。

      銷憂冀俄頃。

      青草肅澄陂(一作波)。   白云移翠嶺。   後沔(一作浦)通河渭。

      前山包鄢郢。

      松含風(fēng)里聲。   花對(duì)池中影。

      地多齊後[疒貴](一作瘧)。   人帶荊州癭。

      徒思赤筆書。

      詎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絕。

      發(fā)亂不能整。

      青簟日何長。

      閑門晝方靜。

      頹思茅檐下。

      彌傷好風(fēng)景。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冊(cè)4卷125頁1240c)

      隔河見桑柘。

      藹藹黎陽川。

      望望行漸遠(yuǎn)。

      孤峰沒云煙。

      故人不可見。

      河失復(fù)悠然。

      賴有政聲遠(yuǎn)。

      時(shí)聞行路傳。   秋夜獨(dú)坐懷內(nèi)弟崔興宗(冊(cè)4卷125頁1240d)   夜靜群動(dòng)息。

      蟪蛄聲悠悠。

      庭槐北風(fēng)響。

      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

      及時(shí)當(dāng)云浮。

      吾生將白首。   歲晏思滄州。

      高足在旦暮。

      肯為南畝儔。

      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yuǎn)思?xì)w(冊(cè)4卷125頁1241a)

      高樓望所思。

      目極情未畢。   枕上見千里。

      窗中窺萬室。

      悠悠長路人。

      曖曖遠(yuǎn)郊日。

      惆悵極浦外。

      迢遞孤煙出。

      能賦屬上才。

      思?xì)w同下秩。

      故鄉(xiāng)不可見。

      云水(一作外)空如一。

      酬黎居士淅川作(冊(cè)4卷125頁1241b)

      〔曇壁上人院走筆成〕

      儂家真?zhèn)€去。

      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   無心變楊柳。

      松龕藏藥裹。

      石唇安茶臼。

      氣味當(dāng)共知。

      那能不攜手。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冊(cè)4卷125頁1241c)   與君伯氏(一作兄)別。

      又欲與君離。

      君行無幾日。

      當(dāng)復(fù)隔山陂。

      蒼茫秦川盡。   日落桃林塞。

      獨(dú)樹臨關(guān)門。

      黃河向天外。   前經(jīng)洛陽陌。

      宛洛故人稀。

      故人離別盡。

      淇上轉(zhuǎn)驂[馬非]。   企予悲送遠(yuǎn)。

      惆悵睢陽路。

      古木官渡平。

      秋城鄴宮(一作都)故。   想君行縣日。

      其出從如云。

      遙思魏公子。

      復(fù)憶李將軍。

      送陸員外(冊(cè)4卷125頁1241d)

      郎署有伊人。

      居然故人風(fēng)。

      天子顧河北。

      詔書除(一作隸)征東。

      拜手辭上官。

      緩步出南宮。

      九河平原外。

      七國薊門中。

      陰風(fēng)悲枯桑。

      古塞多飛蓬。

      萬里不見虜。

      蕭條胡地空。

      無為費(fèi)中國。

      更欲邀奇功。

      遲遲前相送。

      握手嗟異同。

      行當(dāng)封侯歸。

      肯訪商山翁。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冊(cè)4卷125頁1241e)

      寥落云外山。

      迢遞舟中賞。

      鐃吹發(fā)西江。

      秋空多清響。   地迥古城蕪。

      月明寒潮廣。   時(shí)賽敬亭神。

      復(fù)解罟師網(wǎng)。   何處寄想思。

      南風(fēng)(一作搖)五兩。

      送綦毋秘(一作校)書棄官還江東(冊(cè)4卷125頁1242a)

      明時(shí)久不達(dá)。

      棄置與君同。

      天命無怨色。

      人生有素風(fēng)。

      念君拂衣去。   四海將安窮。

      秋天萬里凈。

      日暮澄(一作九)江空。   清夜何悠悠。

      扣舷明月中。

      和光魚鳥際。

      澹爾蒹葭叢。

      無庸客昭世。

      衰鬢日(一作白)如蓬。   頑疏暗人事。   僻陋遠(yuǎn)天聰。

      微物縱可采。

      其誰為至公。

      余亦從此去。   歸耕為老農(nóng)。

      奉送六舅歸陸渾(冊(cè)4卷125頁1242b)

      伯舅吏淮泗。

      卓魯方喟然。   悠哉自不競。

      退耕東皋田。

      條桑臘月下。

      種杏春風(fēng)前。

      酌醴賦歸去。

      共知陶令賢。

      送別(冊(cè)4卷125頁1242c)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fù)問。

      白云無盡時(shí)。

      送張五歸山(冊(cè)4卷125頁1242d)

      送君盡惆悵。

      復(fù)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   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

      幸為掃荊扉。

      當(dāng)亦謝官去。

      豈令心事違。

      齊州送祖三(冊(cè)4卷125頁1242e)   〔一作河上送趙仙舟,又作淇上別趙仙舟〕

      相逢方一笑。   相送還成泣。

      祖帳已(一作悵忽)傷離。

      荒城復(fù)愁入。   天寒遠(yuǎn)山凈。

      日暮長河急。   解纜君已遙。

      望君猶(一作空)佇立。

      送縉云苗太守(冊(cè)4卷125頁1243a)

      手疏謝明主。

      腰章為長吏。

      方從會(huì)稽?。ㄒ蛔鹘迹?。

      更發(fā)汝南騎。

      按節(jié)下松陽。

      清江響鐃吹。   露冕見三吳。

      方知百城貴。   送從弟蕃游淮南(冊(cè)4卷125頁1243b)

      讀書復(fù)騎射。   帶劍游淮陰。

      淮陰少年輩。

      千里遠(yuǎn)相尋。

      高義難自隱。

      明時(shí)寧陸沈。

      島夷九州外。

      泉館三山深。

      席帆聊問罪。

      卉服盡成擒。   歸來見天子。

      拜爵賜黃金。

      忽思鱸魚[魚會(huì)]。

      復(fù)有滄洲心。

      天寒蒹葭渚。   日露云夢(mèng)林。   江城下楓葉。

      淮上聞秋砧。

      送歸青門外。

      車馬去[侵,“馬”代“亻”][侵,“馬”代“亻”]。

      惆悵新豐樹。

      空余天際禽。

      送高適(一作道非)弟耽歸臨淮作(冊(cè)4卷125頁1243c)

      〔坐上作〕

      少年客淮泗。

      落魂居下邳。

      遨游向燕趙。

      結(jié)客過臨淄。

      山東諸侯國。   迎送紛交馳。   自爾厭游俠。

      閉戶方垂帷。

      深明戴家禮。

      頗學(xué)毛公詩。

      備知經(jīng)濟(jì)道。

      高臥陶唐詩。

      圣主詔天下。   賢人不得遺。

      公吏奉[纟熏]組。

      安車去茅茨。

      君王蒼龍闕。

      九門十二逵。   群公朝謁罷。

      冠劍下丹墀。

      野鶴終踉蹌。

      威鳳徒參差。

      或問理人術(shù)。

      但致還山詞。   天書降北闕。   賜帛歸東[淄,“艸”頭代“氵”]。

      都門謝親故。   行路日逶遲(一作迤)。

      孤帆萬里外。

      淼漫將何之。   江天海陵郡。

      云日淮南(一作陰)祠。

      杳冥滄洲上。   蕩漭無人知。

      緯蕭或買藥。

      出處安能期。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冊(cè)4卷125頁1243d)

      〔一作送別〕

      圣代無隱者。

      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

      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一作金)門遠(yuǎn)。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   京洛(一作兆)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一作長安道。一作長亭送)。

      同心與我違。

      行當(dāng)浮桂棹。

      未幾拂荊扉。

      遠(yuǎn)樹帶行客。   孤村(一作城)當(dāng)落暉。

      吾謀適不用。

      勿謂知音稀。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冊(cè)4卷125頁1244a)

      〔走筆成〕

      束帶趨承明。

      守官唯謁者。

      清晨聽銀蚪。

      薄暮辭金馬。

      受辭未嘗易。   當(dāng)是(一作御)方知寡。   清范何風(fēng)流。

      高文有風(fēng)雅。

      忽佐江上州。

      當(dāng)自潯陽下。

      逆旅到三湘。

      長途應(yīng)百舍。

      香爐遠(yuǎn)峰出。

      石鏡澄湖瀉。

      董奉杏成林。

      陶潛菊盈把。

      范蠡長好之。

      廬山我心也。

      送君思遠(yuǎn)道。

      欲以數(shù)行灑。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冊(cè)4卷125頁1244b)

      人外遺世慮。

      空端結(jié)遐心。

      曾是巢許淺。

      始知堯舜深。   蒼生詎有物。

      黃屋如喬林。

      上德?lián)嵘襁\(yùn)。

      沖和穆宸襟。

      云雷康屯難。

      江海遂(一作逐)飛沈。

      天工寄人英。

      龍袞瞻君臨。

      名器茍不假。

      保厘固其任。

      素質(zhì)貫方領(lǐng)。

      清景照華簪。

      慷慨念王室。

      從容獻(xiàn)官箴。   云旗蔽三川。

      畫角發(fā)龍吟。

      晨揚(yáng)天漢聲。   夕卷大河陰。

      窮人(一作久)業(yè)已寧。

      逆虜遺之擒。

      然後解金組。

      拂衣東山岑。

      給事黃門省。

      秋光正沈沈。

      壯心與身退。

      老病隨年侵。

      君子從相訪。   重玄其可尋。

      資圣寺送甘二(冊(cè)4卷125頁1244c)

      浮生信如寄。

      薄宦夫何有。

      來往本無歸。

      別離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藹春余。   槐陰清夏首。

      不覺御溝上。

      銜悲執(zhí)杯酒。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冊(cè)4卷125頁1244d)   解薜登天朝。

      去師偶時(shí)(一作將)哲。

      豈惟山中人。

      兼負(fù)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

      致身云霞末。

      開軒臨潁陽。

      臥視飛鳥沒。

      好依盤石飯。

      屢對(duì)瀑泉渴。

      理齊小狎(一作狎小)隱。

      道勝寧外物。

      舍弟官崇高。

      宗兄此(一作比)削發(fā)。   荊扉但灑掃。

      乘閑當(dāng)過歇(一作拂)。   觀別者(冊(cè)4卷125頁1245a)

      青青楊柳陌。   陌上別離人。

      愛子游燕趙。

      高堂有老親。

      不行無可養(yǎng)。

      行去百憂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鄰。

      都門帳飲畢。

      從此謝親賓。

      揮涕逐前侶。

      含凄動(dòng)征輪。   車徒望不見。

      時(shí)見起行塵。

      吾(一作余)亦辭家久(一作者)。

      看之淚滿巾。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lán)田山(冊(cè)4卷125頁1245b)

      陌上新離別。

      蒼茫四郊晦。

      登高不見君。   故山復(fù)云外。

      遠(yuǎn)樹蔽行人。

      長天隱秋塞。

      心悲宦游子。   何處飛征蓋。

      別綦毋潛(冊(cè)4卷125頁1245c)

      端笏明光宮(一作殿)。

      歷稔朝云陛。   詔刊延閣書。   高議平津邸。

      適意偶輕人(一作輕微祿)。

      虛心(一作遇人)削繁禮。

      盛得江左風(fēng)。

      彌工建安體。   高張多絕弦。

      截河有青濟(jì)。

      嚴(yán)冬爽群木。

      伊洛方清[氵此]。

      渭水冰下流。

      潼關(guān)雪中啟。(一作閉。非。)

      荷[莜,“條”代“攵”]幾時(shí)還。

      塵纓待君洗。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yè)四聲依次用各六韻(冊(cè)4卷125頁1245d)

      與世澹無事。

      自然江海人。

      側(cè)聞塵外游。

      解驂(一作弁)[車尼]朱輪。

      平(一作極)野照暄景。

      上天垂春云。   張組竟北阜。

      泛舟過東鄰。

      故鄉(xiāng)信高會(huì)。

      牢醴及佳辰(一作家臣)。

      幸同擊壤樂。

      心荷堯?yàn)榫?

      郊居杜陵下。

      永日同攜手。   仁(一作入)里靄川陽。   平原見峰首。   園廬鳴春鳩。   林薄媚新柳。

      上卿始登席。

      故老前為壽。

      臨當(dāng)游(一作送)南陂。

      約略執(zhí)杯酒。

      歸歟絀(一作繼)微官。

      惆悵心自咎。

      冬中余雪在。   墟上春流駛。   風(fēng)日暢懷抱。

      山川多秀(一作好天)氣。

      [周彡]胡先晨炊(一作豐酌)。   庖膾亦云(一作後)至。   高情浪海岳。

      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纓。

      埃塵良不啻。

      所樂衡門中。

      陶然忘其貴。

      高館臨澄陂。

      曠然蕩(一作望理)心目。

      淡蕩動(dòng)云天。

      玲瓏映墟曲。

      鵲巢結(jié)空林。

      雉[句隹]響幽谷。   應(yīng)接無閑暇。

      徘徊以(一作似)躑躅。   紆組上春堤。   側(cè)弁倚喬木。

      弦望忽已晦。

      後期洲應(yīng)綠。

      冬日游覽(冊(cè)4卷125頁1246a)

      步出城東門。

      試騁千里目。

      青山橫蒼林。

      赤日?qǐng)F(tuán)平陸。

      渭北走邯鄲。

      關(guān)東出函谷。

      秦地萬方會(huì)。

      來朝九州牧。   雞鳴咸陽中(一作市)。

      冠蓋相追逐。   丞相過列侯。

      群公餞光祿。

      相如方(一作今)老病。   獨(dú)歸茂陵宿。

      華岳(冊(cè)4卷125頁1246b)

      西岳出浮云。   積雪(一作翠)在太清。

      連天凝(一作疑)黛色。   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一作大)寒。

      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一作開)。   造(一作變)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一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

      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一作岳崎)。

      雄雄鎮(zhèn)秦京。

      大君包覆載。

      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一作神)祗望幸久。

      何獨(dú)禪云亭。   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yè)二十韻給事首春休沐維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預(yù)聞命會(huì)無車馬不果斯諾(冊(cè)4卷125頁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趨華軒。

      遂陪[宛鳥]鴻侶。

      霄漢同飛翻。

      君子垂惠顧。

      期我于田園。

      側(cè)聞景龍際。

      親降南面尊。

      萬乘駐山外。

      順風(fēng)祈一言。

      高陽多夔龍。   荊山積[王與][王番]。

      盛德啟前烈。

      大賢鐘後昆。   侍郎文昌宮。

      給事東掖垣。

      謁帝俱來下。

      冠蓋盈丘樊。   閨風(fēng)首邦族。

      庭訓(xùn)延鄉(xiāng)村。

      采地包山河。

      樹井竟川原。

      巖端回綺檻。

      谷口開朱門。

      階下群峰首。

      云中瀑水源。

      鳴玉滿春山。

      列筵先朝暾。

      會(huì)舞何颯沓。   擊鐘彌朝昏。

      是時(shí)陽和節(jié)。   清晝猶未暄。

      藹藹樹色深。

      嚶嚶鳥聲繁。

      顧己負(fù)宿諾。

      延頸慚芳蓀。

      蹇步守窮巷。

      高駕難攀援。

      素是獨(dú)往客。

      脫冠情彌敦。

      藍(lán)田山石門精舍(冊(cè)4卷125頁1247a)

      〔英華以前八句另為一首。注云。集本二詩共為一首。〕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歸風(fēng)。   探奇(一作玩寄)不覺遠(yuǎn)。   因以緣(一作尋)源窮。

      遙愛云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誰)知清流轉(zhuǎn)。

      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

      果然愜所適。   老僧四五人。

      逍遙蔭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禪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問樵客。

      暝宿長林(一作井)下。

      焚香臥瑤席。

      澗芳襲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

      明發(fā)更登歷。

      笑謝桃源人。

      花紅復(fù)來覿。

      青溪(冊(cè)4卷125頁1247b)   〔一作過青溪水作〕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一作演)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一作明)澹如此。

      請(qǐng)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冊(cè)4卷125頁1247c)

      〔山西去亦對(duì)維門〕

      秋色有佳興。

      況君池上閑。   悠悠西林下。   自識(shí)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

      數(shù)峰出云間。   嵯峨對(duì)秦國。

      合沓藏荊關(guān)。

      殘雨斜日照。

      夕嵐飛鳥還。   故人今尚爾。

      嘆息此頹顏。

      李(一作石)處士山居(冊(cè)4卷125頁1248a)

      君子盈天階。

      小人甘自免。

      方隨練金客。

      林上家絕[山獻(xiàn)]。

      背嶺花未開。

      入云樹深淺。

      清晝猶自眠。

      山鳥時(shí)一囀。

      丁宇田家有贈(zèng)(冊(cè)4卷125頁1248b)

      〔英華作田家贈(zèng)丁禹。注云。集作丁宇。誤也。〕   君心尚棲隱。

      久欲傍歸路。

      在朝每為言。

      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   群動(dòng)從所務(wù)。

      農(nóng)夫行餉田。   閨妾(一作婦)起縫素。

      開軒御衣服。   散帙理章句。   時(shí)吟招隱詩。

      或制閑居賦。

      新晴望郊郭。

      日映(一作[日失])桑榆暮。

      陰晝(一作蔭盡)小苑城。   微明渭川樹。   揆予宅閭井。   幽賞何由屢。   道存終不忘。   跡異難相遇。

      此時(shí)惜離別。

      再來芳菲度。

      渭川田家(冊(cè)4卷125頁1248c)

      斜陽(一作光)照墟落。

      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   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一作立)。

      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

      悵然吟式微。

      春中田園作(冊(cè)4卷125頁1248d)

      屋上春鳩鳴。   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yuǎn)揚(yáng)。

      荷鋤覘泉脈。   歸(一作新)燕識(shí)故(一作舊)巢。

      舊(一作故)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   惆悵遠(yuǎn)行(一作送遠(yuǎn))客。   過李楫宅(冊(cè)4卷125頁1248e)

      閑門秋草色。   終日無車馬。

      客來深巷中。   犬吠寒林下。

      散發(fā)時(shí)未簪。

      道書行尚把。

      與我同心人。

      樂道安貧者。

      一罷宜城酌。

      還歸洛陽社。

      韋侍郎山居(冊(cè)4卷125頁1249a)

      幸忝君子顧。

      遂陪塵外蹤。

      閑花滿巖谷。

      瀑水映杉松。

      啼鳥忽臨澗。

      歸云時(shí)抱峰。

      良游盛簪紱。   繼跡多夔龍。

      詎枉青門道。   胡(一作故。一作用)聞長樂鐘。

      清晨去朝謁。

      車(一作鞍)馬何從容。

      飯覆釜山僧(冊(cè)4卷125頁1249b)   晚知清凈理。   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yuǎn)山僧。

      先期掃弊廬。

      果從云峰里。

      顧我蓬蒿居。

      藉草飯松屑。

      焚香看道書。   然燈晝欲盡。

      鳴磬夜方初。

      一悟寂為樂。   此日(一作生)閑有余。   思?xì)w何必深。

      身世猶空虛。

      謁[王睿]上人(并序)(冊(cè)4卷125頁1249c)

      〔上人外人內(nèi)天。不定不亂。舍法而淵泊。無心而云動(dòng)。

      色空無礙。不物物也。默語無際。不言言也。故吾徒得神交焉。玄關(guān)大啟。德海群泳。時(shí)雨既降。春物具美。   序于詩者。人百其言。〕   少年不足言。   識(shí)道年已長。

      事往安可悔。

      余生幸能養(yǎng)。

      誓從斷臂(一作葷)血。

      不復(fù)嬰世網(wǎng)。

      浮名寄纓佩。

      空性無羈鞅。

      夙承(一作從)大導(dǎo)師。

      焚香此瞻仰。   頹然居一室。

      覆載紛萬象。

      高柳早鶯啼。

      長廊春雨響。

      床下阮家屐。

      窗前筇竹杖。   方將見身云。

      陋彼示天壤。

      一心再法要。

      愿以無生獎(jiǎng)。   瓜園詩(并序)(冊(cè)4卷125頁1249d)

      〔維瓜園高齋。俯視南山形勝。二三時(shí)輩。同賦是詩。   兼命詞英數(shù)公。同用園字為韻。韻任多少。時(shí)太子司議郎薛璩發(fā)此題。遂同諸公云。〕

      余適欲鋤瓜。

      倚鋤聽叩門。

      鳴騶導(dǎo)驄馬。

      常從夾朱軒。

      窮巷正傳呼。

      故人儻相存。

      攜手追涼風(fēng)。

      放心望乾坤。

      藹藹帝王州。   宮觀一何繁。

      林端出綺道。

      殿頂搖華幡。

      素懷在青山。   若值白云屯。   回風(fēng)城西雨。

      返景原上村。

      前酌盈尊酒。

      往往聞清言。

      黃鸝囀深木。   朱槿照中原。

      猶羨松下客。

      石上聞清猿。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里至黃牛嶺見黃花川(冊(cè)4卷125頁1250a)

      危徑幾萬轉(zhuǎn)。   數(shù)里將三休。

      回環(huán)見徒侶。

      隱映隔林丘。

      颯颯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靜言深溪里。

      長嘯高山頭。

      望見南山陽。

      白露靄悠悠。   青皋麗已凈。

      綠樹郁如浮。

      曾是厭蒙密。

      曠然銷人憂。

      新晴野(一作晚)望(冊(cè)4卷125頁1250b)

      新晴原野曠。

      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

      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後。

      農(nóng)月無閑人。

      傾家事南畝。

      宿鄭州(冊(cè)4卷125頁1250c)

      朝與周人辭。

      暮投鄭人宿。

      他鄉(xiāng)絕儔侶。

      孤客親僮仆。

      宛洛望不見。   秋霖晦平陸。

      田父草際歸。

      村童雨中牧。

      主人東皋上。

      時(shí)稼繞茅屋。

      蟲思(一作鳴)機(jī)杼悲(一作休)。   雀喧禾黍熟。

      明當(dāng)渡京水。

      昨晚(一作夜)猶金谷。

      此去欲何言。   窮邊徇微祿。

      早入滎陽界(冊(cè)4卷125頁1250d)

      泛舟入滎澤。   茲邑乃雄藩。

      河曲閭閻隘。

      川中煙火繁。   因人見風(fēng)俗。

      入境聞方言。   秋野(一作晚)田疇盛。

      朝光市井喧。

      漁商波上客。

      雞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   孤帆安可論。

      渡河到清河作(冊(cè)4卷125頁1250e)

      泛舟大河里。   積水窮天涯。

      天波忽開拆。

      郡邑千萬家。

      行復(fù)見城市。

      宛然有桑麻。

      回瞻舊鄉(xiāng)國。   淼漫連云霞。

      苦熱行(冊(cè)4卷125頁1251a)

      赤日滿天地。

      火云成山岳。

      草木盡焦卷。   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

      密樹苦陰薄。

      莞簟不可近。   [纟希][纟谷]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

      曠然在寥廓。   長風(fēng)萬里來。

      江海蕩煩濁。   卻顧身為患。

      始知心未覺。

      忽入甘露門。

      宛然清涼樂。

      納涼(冊(cè)4卷125頁1251b)

      喬木萬余株。

      清流貫其中。

      前臨大川口。   豁達(dá)來長風(fēng)。

      漣漪涵白沙。

      素鮪如游空。

      偃臥盤石上。

      翻濤沃微躬。   漱流復(fù)濯足。   前對(duì)釣魚翁。

      貪餌凡幾許。

      徒思蓮葉東。

      西施詠(一作篇)(冊(cè)4卷125頁1251c)

      艷色天下重。

      西施寧(一作又)久微。   朝乃(一作為)越溪女。

      暮(一作暝)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   貴來方悟稀。

      邀(一作要)人傅香(一作脂)粉。

      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tài)。   君憐無是非。   當(dāng)(一作常)時(shí)浣紗伴。

      莫得同車歸。

      持謝(一作寄言。一作寄謝)鄰家子(一作女)。

      效顰安可希。

      李陵詠(冊(cè)4卷125頁1251d)

      〔時(shí)年十九〕

      漢家李將軍。

      三代將門子。

      結(jié)發(fā)有奇策。

      少年成壯士。   長驅(qū)塞上兒。

      深入單于壘。

      旌旗列相向。

      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

      戰(zhàn)聲煙塵里。

      將令驕虜滅。   豈獨(dú)名王侍。

      既失大軍援。   遂嬰穹廬恥。   少小蒙漢恩。   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報(bào)。

      投軀未能死。

      引領(lǐng)望子卿。   非君誰相理。   濟(jì)上四賢詠(三首。濟(jì)州官舍作)

      崔錄事(冊(cè)4卷125頁1252a)

      解印歸田里。

      賢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俠。

      晚節(jié)更為儒。

      遁跡(一作世)東山下。   因家滄海隅。

      已聞能狎鳥。

      余欲共乘桴。

      成文學(xué)(冊(cè)4卷125頁1252b)

      寶劍千金裝。

      登君白玉堂。

      身為平原客。

      家有邯鄲娼。

      使氣公卿坐。

      論心(一作交)游俠場。

      中年不得意(一作志)。   謝病客游梁。

      鄭霍二山人(一作寄霍鄭二山人)(冊(cè)4卷125頁1252c)

      翩翩繁(一作京)華子。

      多出(一作事)金張門。

      幸有先人業(yè)。

      早(一作思)蒙(一作逢)明主恩。

      童(一作同)年且未(一作末)學(xué)。

      肉食騖華軒。

      豈乏(一作知)中林士。

      無人薦至尊。

      鄭公(一作生)老泉石。

      霍子安丘樊。

      買藥不二價(jià)。

      著書盈(一作仍)萬言。

      息陰無惡木。

      飲水必清源。

      吾(一作余)賤不及議。

      斯人竟誰論。

      過太乙觀賈生房(冊(cè)4卷125頁1252d)

      昔余棲遁日。

      之子煙霞鄰。   共攜松葉酒。

      俱簪竹皮巾。

      攀林遍巖洞。

      采藥無冬春。   謬以道門子。

      征為驂御臣。

      ??值ひ壕?。

      先我紫陽賓。   夭促萬途盡。   哀傷百慮新。

      跡峻不容俗。

      才多反累真。

      泣對(duì)雙泉水。

      還山無主人。   燕子龕禪師(冊(cè)4卷125頁1253a)   〔一本有詠?zhàn)帧?

      山中燕子龕。

      路劇羊腸惡。

      裂地競盤屈。

      插天多峭[諤,“山”代“讠”]。

      瀑泉吼而噴。

      怪石看欲落。

      伯禹訪未知。

      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

      生長居紫閣。

      六時(shí)自捶磬。

      一飲常帶索。

      種田燒白云。

      斫漆響丹壑。

      行隨拾栗猿。

      歸對(duì)巢松鶴。

      時(shí)許山神請(qǐng)。

      偶逢洞仙博。

      救世多慈悲。

      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   蜀物多淹泊。   巖腹乍旁穿。   澗唇時(shí)外拓。

      橋因倒樹架。

      柵值垂藤縛。

      鳥道悉已平。

      龍宮為之涸。

      跳波誰揭厲。

      絕壁免捫摸。   山木日陰陰。

      結(jié)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里。

      任君春草深。

      羽林騎閨人(冊(cè)4卷125頁1253b)

      秋月臨高城。

      城中管弦思。   離人堂上愁。

      稚子階前戲。

      出門復(fù)映戶。

      望望青絲騎。

      行人過欲盡。

      狂夫終不至。

      左右寂無言。

      相看共垂淚。

      偶然作六首(冊(cè)4卷125頁1253c)

      楚國有狂夫。   茫然無心想。

      散發(fā)不冠帶。

      行歌南陌上。   孔丘與之言。

      仁義莫能獎(jiǎng)。

      未嘗肯問天。   何事須擊壤。

      復(fù)笑采薇人。   胡為乃長往。

      田舍有老翁。

      垂白衡門里。

      有時(shí)農(nóng)事閑。

      斗酒呼鄰里。   喧聒茅檐下。

      或坐或復(fù)起。

      短褐不為薄。

      園葵固足美。

      動(dòng)則長子孫。   不曾相城市。

      五帝與三王。

      古來稱天(一作君)子。

      干戈將揖讓。   畢竟何者是。

      得意茍為樂。

      野田安足鄙。   且當(dāng)放(一作忘)懷(一作志)去。

      行行沒余齒。   日夕見太行。

      沈吟未能去。

      問君何以然。

      世網(wǎng)嬰我故。

      小妹日成長。

      兄弟未有娶。

      家貧祿既薄。   儲(chǔ)蓄非有素。

      幾回欲奮飛。   踟躕復(fù)相顧。

      孫登長嘯臺(tái)。

      松竹有遺處。

      相去詎幾許。

      故人在中路。

      愛染日已薄。

      禪寂日已固。

      忽乎吾將行。

      寧俟歲云暮。

      陶潛任天真。

      其性頗耽酒。

      自從棄官來。

      家貧不能有。

      九月九日時(shí)。

      菊花空滿手。   中心竊自思。

      儻有人送否。

      白衣攜壺觴。

      果來遺老叟。

      且喜得斟酌。   安問升與斗。

      奮衣野田中。

      今日嗟無負(fù)(一作有)。   兀傲迷東西。

      蓑笠不能守。

      傾倒強(qiáng)行行。

      酣歌歸五柳。   生事不曾問。

      肯愧家中婦(一作帚)。

      趙女彈箜篌。

      復(fù)能邯鄲舞。

      夫婿輕薄兒。

      斗雞事齊主。

      黃金買歌笑。

      用錢不復(fù)數(shù)。

      許史相經(jīng)過。

      高門盈四牡。

      客舍有儒生。

      昂藏出鄒魯。   讀書三十年。

      腰間(一作下)無尺組。

      被服圣人教。

      一生自窮苦。   老來懶賦詩。

      惟有老相隨。   宿世(一作當(dāng)代)謬詞客。

      前生應(yīng)畫師。(維善畫破墨山水)。   不能舍余習(xí)。   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

      此心還不知。(《萬首唐人絕句》取中四句為絕句。題曰題輞川圖)。

      寓言二首(冊(cè)4卷125頁1254a)

      〔次首律髓入俠少類。題曰雜詩。作盧象詩?!?  朱紱誰家子。   無乃金張孫。

      驪駒從白馬。

      出入銅龍門。

      問爾何功德。

      多承明主恩。

      斗雞平樂館。

      射雉上林園。

      曲陌車騎盛。

      高堂珠翠繁。

      奈何軒冕貴。

      不與布衣言。

      君家御溝上。

      垂柳夾朱門。

      列鼎會(huì)中貴。

      鳴珂朝至尊。

      生死在八議。   窮達(dá)由一言。

      須識(shí)苦寒士。

      莫矜狐白溫。

      冬夜書懷(冊(cè)4卷125頁1254b)   冬宵寒且永。   夜漏宮中發(fā)。

      草白靄繁霜。

      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顏。   朱燈照華發(fā)。

      漢家方尚少。

      顧影慚朝謁。

      送康太守(冊(cè)4卷125頁1255a)

      城下滄江水。

      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   江水映悠悠。

      鐃吹發(fā)夏口。

      使君居上頭。

      郭門隱楓岸。   侯吏趨蘆洲。

      何異臨川郡。

      還勞(一作來)康樂侯。

      送權(quán)二(冊(cè)4卷125頁1255b)

      高人不可有(一作友)。   清論復(fù)河深。

      一見如舊識(shí)。

      一言知道心。   明時(shí)當(dāng)薄宦。

      解薜去中林。   芳草空隱處。

      白云余古岑。

      韓侯久攜手。

      河岳共幽尋。

      悵別千余里。

      臨堂鳴素琴。   休假還舊業(yè)便使(冊(cè)4卷125頁1255c)

      〔一作盧象詩〕

      謝病始告歸。

      依依入桑梓。

      家人皆佇立。

      相候衡門里。

      時(shí)輩皆長年。

      成人舊童子。   上堂嘉慶畢。

      顧與姻親齒。

      論舊忽余悲。

      目存皆相喜。

      田園轉(zhuǎn)蕪沒。

      但有寒泉水。

      衰柳日蕭條。

      秋光清邑里。   入門乍如客。

      休騎非便止。   中飲顧王程。   離憂從此始。

      嘆白發(fā)(冊(cè)4卷125頁1255d)

      我年一何長。

      鬢發(fā)日已白。   俯仰天地間。   能為幾時(shí)客。   惆悵故山云。

      俳徊空日夕。   何事與時(shí)人。

      東城復(fù)南陌。

      別弟妹二首(冊(cè)4卷125頁1255e)

      〔一作盧象詩〕

      兩妹日成長。

      雙鬟將及人。   已能持寶瑟。

      自解掩羅巾。

      念昔別時(shí)小。

      未知疏與親。

      今來始離恨。

      拭淚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

      歸來不相識(shí)。

      同居雖漸慣。

      見人猶未覓。

      宛作越人語。

      殊甘水鄉(xiāng)食。   別此最為難。

      淚盡有余憶。   哭殷遙(冊(cè)4卷125頁1256a)

      人生能幾何。   畢竟歸無形。   念君等為死。

      萬事傷人情。

      慈母未及葬。   一女才十齡。

      泱漭(一作訣別)寒郊外。

      蕭條聞哭聲。

      浮云為蒼茫。

      飛鳥不能鳴。

      行人何寂寞。

      白日(一作日色)自凄清。

      憶昔君在時(shí)。

      問我學(xué)無生。

      勸君苦不早。

      令君無所成。

      故人各有贈(zèng)。

      又不及生平(一作平生)。

      負(fù)爾非一途。   慟哭返柴荊。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冊(cè)4卷125頁1256b)

      石[簾,“卯”代“巾”]恩榮重。   金吾車騎盛。

      將朝每贈(zèng)言。

      入室還相敬。

      疊鼓秋城動(dòng)。

      懸旌寒日映。

      不言長不歸。   環(huán)佩猶將聽。

      夷門歌(冊(cè)4卷125頁1256c)

      七雄(一作國)雄雌猶未分。

      攻城殺將何紛紛。

      秦兵益圍邯鄲急。

      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為嬴停駟馬。

      執(zhí)轡愈恭意愈下。

      亥為屠肆鼓刀人。

      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

      非但慷慨獻(xiàn)良(一作奇)謀。   意氣兼將身命酬。

      向風(fēng)刎頸(一作頭)送公子。

      七十老翁何所求。   隴頭吟(冊(cè)4卷125頁1256d)

      〔樂府詩集收此于漢橫吹曲。注云隴頭水〕

      長安(一作城)少年游俠客。

      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guān)。   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guān)西老將不勝愁。

      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jīng)大小百余戰(zhàn)。

      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

      節(jié)旄落盡(一作空盡。一作零落)海西(一作南)頭。   老將行(冊(cè)4卷125頁1257a)

      少年十五二十時(shí)。   步行奪得(一作取)胡馬射。

      射殺中山(一作山中。一作山陰)白額虎。

      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zhuǎn)戰(zhàn)三千里。

      一劍曾當(dāng)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

      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   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

      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時(shí)飛箭(當(dāng)作雀)無全目。

      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shí)賣故侯瓜。

      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

      蒼(一作茫)茫古木連(一作迷)窮巷。   寥(一作遼)落寒山對(duì)虛牖。

      誓令蔬勒出飛泉。   不似穎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云。

      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

      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

      聊持寶劍動(dòng)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將。

      恥令越甲鳴吳軍(一作吾君)。

      莫嫌舊日云中守。

      猶堪一戰(zhàn)?。ㄒ蛔鳂洌┕?。   燕支行(冊(cè)4卷125頁1257b)

      〔時(shí)年二十一〕

      漢家天(一作大)將才且雄。   來時(shí)(一作時(shí)來)謁帝明光宮。

      萬乘親推雙闕下。

      千官出餞五陵東。   誓辭甲第金門里。

      身作長城玉塞中。   衛(wèi)霍才堪一騎將。

      朝廷不數(shù)貳師功。

      趙魏燕韓多勁卒。   關(guān)西俠少何咆勃。

      報(bào)仇只是聞嘗膽。   飲酒不曾妨刮骨。

      畫戟雕戈白日寒。

      連旗大旆黃塵沒。

      疊鼓遙翻瀚海波。

      鳴笳亂動(dòng)天山月。

      麒麟錦帶佩吳鉤。

      颯沓青驪躍紫騮。

      拔劍已斷天驕臂。

      歸鞍共飲月支頭。

      漢兵大呼一當(dāng)百。

      虜騎相看哭且愁。   教戰(zhàn)雖令赴湯火。

      終知上將先伐謀。

      桃源行(冊(cè)4卷125頁1257c)

      〔時(shí)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去(一作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yuǎn)。

      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阝奧]。

      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云樹。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一作凈)。

      日出云中雞犬喧。

      驚(一作忽)聞俗客爭來集。

      競引還家問都(一作鄉(xiāng))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

      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

      及至(一作更聞)成仙遂(一作去)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

      世中遙望空云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

      塵心未盡思鄉(xiāng)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

      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jīng)過舊不迷。   安知峰(一作岑)壑今來變。

      當(dāng)時(shí)知記入山深。   青溪幾曲(一作度)到云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

      不辯仙源河處尋。   洛陽女兒行(冊(cè)4卷125頁1258a)

      〔時(shí)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陽女兒對(duì)門居。

      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   侍女金盤[魚會(huì)]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

      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

      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福貴在青春。   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

      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

      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shí)。

      妝成祗是薰香坐。   城中相識(shí)盡繁華。

      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

      貧賤江頭白浣紗。

      同崔傅答賢弟(冊(cè)4卷125頁1258b)

      洛陽才子姑蘇客。

      桂苑(一作杜宛)殊非故(一作舊)鄉(xiāng)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

      一片揚(yáng)州五湖白。   揚(yáng)州時(shí)有下江兵。

      蘭陵鎮(zhèn)前吹笛聲。

      夜火人歸富春郭。

      秋風(fēng)鶴唳石頭城。

      周郎陸弟為儔侶。   對(duì)舞前溪歌白[纟寧]。

      曲幾書留小史家。

      草堂棋賭山陰墅。

      衣冠若話外臺(tái)臣。

      先數(shù)夫君席上珍。

      更聞臺(tái)閣求三語。

      遙想風(fēng)流第一人。

      贈(zèng)吳官(冊(cè)4卷125頁1259a)

      長安客舍熱如煮。

      無個(gè)(一作過)茗糜難御暑。

      空搖白團(tuán)其諦苦。   欲向縹囊還歸旅。

      江鄉(xiāng)鯖[魚乍]不寄來。

      秦人湯餅?zāi)强霸S。

      不如儂家任挑達(dá)。   草[“尸”下“彳喬”]撈蝦富春渚。

      故人張[湮,“讠”代“氵”]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zèng)聊獲酬之(冊(cè)4卷125頁1259b)

      不逐城東游俠兒。

      隱囊紗帽坐彈棋。

      蜀中夫子時(shí)開卦。   洛下書(一作諸)生解詠詩。

      藥闌花徑衡門里。

      時(shí)復(fù)據(jù)梧聊隱幾。   屏風(fēng)誤點(diǎn)惑孫郎。

      團(tuán)扇草書輕內(nèi)史。

      故園高枕度三春。

      永日垂帷絕四鄰。

      自想(一作惜)蔡邕今已老。

      更將書籍與何人。

      送崔五太守(冊(cè)4卷125頁1259c)

      長安廄吏來到門。   朱文(一作未央)露網(wǎng)動(dòng)行軒。

      黃花縣西九折坂。

      玉樹宮南五丈原。

      褒斜谷中不容[巾憲]。

      唯有白云當(dāng)露冕。

      子午山里杜鵑啼。

      嘉陵水頭行客飯。

      劍門忽斷蜀川開。

      萬井雙流滿眼來。

      霧中遠(yuǎn)樹刀州出。

      天際澄江巴字回。

      使君年紀(jì)(一作幾)三十余。

      少年白皙專城居。

      欲持畫省郎官筆(一作草)。

      回與臨邛父老書。

      寒食城東即事(冊(cè)4卷125頁1259d)   清溪一道穿桃李。

      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

      落花半落東流水。

作者: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