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古蓮gǔ lián
古蓮,又名荷花,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屬睡蓮科(Nymphaeaceae)蓮屬(Nelumbo)。 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一中國古代蓮系中國遼寧省新金縣普蘭店1951年出土的千年古蓮的實生苗?,F(xiàn)中國各地均有栽種。
簡介
中國古代蓮系我國遼寧省新金縣普蘭店(今遼寧省普蘭店市)1951年出土的千年古蓮子的實生苗?,F(xiàn)我國各地均有栽種。
古蓮又名荷花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屬睡蓮科(Nymphaeaceae)蓮屬(Nelumbo)。
歷史
蓮屬(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一。據(jù)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那時候,正植巨型爬行動物恐龍急劇減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長的時間比人類祖先的出現(xiàn)(200萬年前)早得多。前蘇聯(lián)A.H.克里斯托弗維奇《古植物學》 (1965)稱,蓮屬化石發(fā)現(xiàn)于北美北極地區(qū)和亞洲阿穆爾河流(即黑龍江)的白堊紀及歐洲和東亞(庫頁島)、日本的漸新世和中新世地層中。那年月,地球上氣溫比現(xiàn)在溫暖,蓮屬植物約有10~12種,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來臨,全球氣溫下降,使得不少植物滅絕,另一些植物被迫漂遷,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地理分布狀況。遭此劫難,蓮屬植物幸存2種,分布范圍縮小了。分布在亞洲、大洋州北部者為中國蓮(Nelumbo nucifera),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蓮(N.lutea)古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fā)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xiàn)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fā)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xiàn)代中國蓮相似。70年代中國石油化學工業(yè)部石油勘探開發(fā)規(guī)劃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zhì)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區(qū)早第三紀孢粉》一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fā)現(xiàn)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qū)內(nèi)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fā)現(xiàn)有蓮屬植物的化石?,F(xiàn)我國黑龍江省扶遠、虎林、同江、尚志等縣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蓮分布。以上說明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 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形態(tài)特征
地下莖(主藕)長40~5cm,有4~5節(jié),橫徑3cm左右。立葉高達15cm以上,刺淺棕色;花蕾橢圓形至長卵形,紫紅色,長10~12cm。寬4.6~5.6cm;花單瓣,紅色?;◤?6cm左右?;ò?1枚左右,雄蕊約200枚;花托漏斗形,心皮16~23枚。蓮蓬碗形,灰棕色,結實13~19粒。蓮子橢圓形。
品種特性
古蓮生命力強,適宜于湖、塘或缸栽種。
上世紀初,在大連市普蘭店東郊發(fā)現(xiàn)古蓮子,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轟動。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科學家相繼對古蓮子進行了研究實驗,測定古蓮子壽命在千年左右。特別令人稱絕的是,古蓮子經(jīng)過培育仍然能夠發(fā)芽開花.實為植物界的一大奇觀。
郭沫若先生于一九六二年滿懷激情賦詩贊頌古蓮子:“一千多年前的古蓮子呀,埋沒在普蘭店的泥立下。盡管別的雜草已經(jīng)變成泥炭.古蓮子的果皮也已經(jīng)硬化,但只要你稍稍砸破了它,種在水池里依然進芽開花。”
蓮子的外種皮堅硬致密,像個小小“密封包”,把種子密閉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氣的滲入,也可以防止種子內(nèi)的水分和空氣散失,因此蓮子的生命活動極為微弱,相當于休眠狀態(tài)。這是古蓮子還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