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fān
  • 拼音:fan
  • 注音:ㄈㄢ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2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ITL
  • 五筆98:TITL
  • 五行:
  • Unicode:U+7C53
  • 四角號碼:88169
  • 倉頡輸入法:HEH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籓字拼音(帶聲調(diào))
    fān
  • 籓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捺捺橫撇捺撇橫豎撇捺豎折橫豎橫
  • 籓字的組詞
    進退觸籓 飄籓墜溷
  • 與籓相關(guān)的成語
    飄籓墜溷
  • 基本解釋

    fān ? ㄈㄢˉ ◎ 大箕。 ◎ 古同“藩”,籬笆:“籓門竹徑,清楚可愛。”● biān ? ㄅㄧㄢˉ ◎ 有柄的畚箕一類器具。

  • 漢語字典

    [①][fān][《廣韻》甫煩切,平元,非。]同“藩1”。(1)屏蔽。(2)籓籬。猶門戶。比喻某種造詣、境界。

    音韻參考

    [廣 韻]:甫煩切,上平22元,fān,山合三平元幫[粵 語]:bun1faa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籓;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903第38【廣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樊。大箕?!緩V雅】籓、籮,箕也。一曰蔽也。又【集韻】逋潘切,音般?!菊f文】箕屬,所以推棄之器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