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ci
  • 注音:ㄘ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NGK
  • 五筆98:YNGK
  • 五行:
  • Unicode:U+8A5E
  • 四角號碼:07620
  • 倉頡輸入法:YRSM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詞字筆順
    捺橫橫橫豎折橫折橫豎折橫
  • 基本解釋

    cí ? ㄘˊ ◎ 見“詞”。

  • 漢語字典

    [①][cí][《廣韻》似茲切,平之,邪。]“詞1”的繁體字。亦作“1”。(1)言辭;文辭。(2)訴訟。(3)指訟詞。(4)借口;理由。(5)語言組織中的基本單位,能獨立運用,具有聲音、意義和語法功能。(6)舊時亦專指語助詞、虛詞。(7)文體名。古代樂府詩體的一種。(8)文體名。按譜填寫,可合樂歌唱,淵源于南朝,始于唐,盛于宋的一種詩體。亦稱“詩餘”、“長短句”。(9)文體名。泛指戲劇、講唱、歌曲等藝術(shù)中的語言、文字部分。(10)通“辭”。告別。(11)通“辭”。違戾。參見“詞向”、“詞乖”。(12)通“嗣”。承繼。

    音韻參考

    [廣 韻]:似茲切,上平7之,sí,止開三平之邪[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ci4[閩南語]:su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詞;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156第09〔古文〕??【唐韻】似茲切【集韻】【韻會】【正韻】詳茲切,??音祠?!菊f文】意內(nèi)而言外也?!踞屆克靡?。令撰善言,相嗣續(xù)也。【廣韻】說也?!菊崱垦砸??!咀謴 课囊病!竟騻鳌ふ咽荒辍看呵镏攀芬?。其詞則丘有罪焉爾?!臼酚洝と辶謧鳌渴菚r天子方好文詞?!緯x書·郭璞傳】璞詞賦爲(wèi)中興之冠?!九f唐書·張九齡傳】張說常謂人曰:後來詞人稱首也。又【陸贄傳】贄以博學(xué)宏詞登科。【韓非子·問田篇】驅(qū)於聲詞,眩乎辯說?!∮帧静┭拧恳岩病!∮帧緩V韻】請也,吿也。○按《說文》本作意內(nèi)言外。韻會引作音內(nèi)言外。又引徐曰:惟也,思也,曰也,兮也,斯也。若此之類,皆詞也,語之助也。聲成文謂之音,此詞直音內(nèi)之助,聲不出於音,故曰音之內(nèi)。直言曰言,一字曰言,此詞皆在句之外爲(wèi)助,故曰言之外。楚辭宋玉招魂: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託些。些,亦詞也。未詳音發(fā)爲(wèi)言,言之成文爲(wèi)詞,未可以內(nèi)外岐之,且詞與兮些各別,非語助例也。字彙勦用韻會舊註,非是。又按說文辭,訟也。辤,不受也。與言詞、文詞之詞各別。今經(jīng)史以辭爲(wèi)言詞之詞,如《禮·曲禮》,不辭費是也,以辭爲(wèi)辤受之辤,如《論語》與之粟九百辭是也。以辤爲(wèi)文詞之詞,如《楊修傳》絕妙好辤是也。循用已久,不能更正,然究心六書者,不可不辨。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