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pi
  • 注音:ㄅㄧ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XXB
  • 五筆98:TXXB
  • 五行:
  • Unicode:U+7B13
  • 四角號(hào)碼:88712
  • 倉(cāng)頡輸入法:HP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笓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笓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橫折撇折
  • 笓字的組詞
    竹笓
  • 基本解釋

    pí ? ㄆㄧˊ ◎ 捕蝦的竹器。 ◎ 用竹或荊柳編織的障礙物。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ì? 〈名〉 同“篦”。篦子 [a double-edged fine-toothed comb] 笓,與篦同,去發(fā)垢者?!都崱?

  • 漢語(yǔ)字典

    [①][pí][《廣韻》部迷切,平齊,並。](1)竹制的取蝦器具。(2)笓籬。用竹或荊柳編織的遮隔物。參見“笓籬戰(zhàn)格”。[②][bì][《集韻》毗至切,去至,並。]同“篦1”。見“竹篦”。

    音韻參考

    [廣 韻]:部迷切,上平12齊,pí,蟹開四平齊並[平水韻]:上平四支·上平八齊[粵 語(yǔ)]:bei6pai4p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笓; 康熙筆畫:10; 頁(yè)碼:頁(yè)879第07【廣韻】部迷切【集韻】騈迷切,??音鼙。取鰕竹器?!静┭拧矿?、筌謂之笓,可以約物。 又【集韻】頻脂切,音琵。義同?!∮帧炯崱俊卷崟?huì)】??毗至切,音鼻。櫛屬,與枇同?!∮帧炯崱勘”厍?,音邲。次也。 【集韻】或作篦。亦作箄。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