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ˊ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QKQG
  • 五筆98:QKQG
  • 五行:
  • Unicode:U+9E32
  • 四角號(hào)碼:27627
  • 倉(cāng)頡輸入法:PRPY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4601
提交資料
  • 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鴝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撇折捺折橫
  • 鴝字的組詞
    鴝巖鷚 鴝鵒眼 鴝鵒舞 鴝鵒 鴝眼 鴝目 鴝鹠 鴝掇 琉球歌鴝 黽穴鴝巢
  • 與鴝相關(guān)的成語(yǔ)
    黽穴鴝巢
  • 基本解釋

    (鴝) qú ? ㄑㄩˊ ◎ 〔鴝鵒〕鳥,能模仿人說話。亦稱“八哥兒”。 ◎ 鳥類的一屬,體小,尾巴長(zhǎng),嘴短而尖,羽毛美麗。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鴝、鸜 qú? 〈名〉 鴝屬鳥 [myna],身體小,尾巴長(zhǎng),嘴短而尖,羽毛美麗。如:鴝鵒(又叫“八哥兒”,全身黑色,頭及背部微呈綠色光澤,能模仿人說話);鴝眼(鴝鵒眼)

  • 漢語(yǔ)字典

    [①][qú][《廣韻》其俱切,平虞,羣。][《廣韻》古侯切,平侯,見。]“鴝1”的繁體字。亦作“鸜1”。鳥類的一屬。體小,尾長(zhǎng),羽毛美麗,嘴短而尖。參見“鴝掇”、“鴝眼”。[②][gōu][《集韻》居矦切,平矦,見。]“鴝2”的繁體字。見“鴝2鶹”。[③][gòu][《集韻》居切,去,見。]“鴝3”的繁體字。雉鳴。

    音韻參考

    [粵 語(yǔ)]:keo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鴝; 康熙筆畫:16; 頁(yè)碼:頁(yè)1505第14〔古文〕????【唐韻】其俱切【集韻】權(quán)俱切,??音劬?!菊f文】鴝鵒?!緺栄乓怼盔z鵒,似鵙而有幘,飛輒成羣。字書謂之哵哵鳥。一名鴝??。一作鸜?!旧胶=?jīng)註】鸜鵒,鴝鵒也?!菊滞ā坑置烁?。幽明錄云:五月五日,翦其舌端使圓,敎令學(xué)語(yǔ),能人言。又鴝掇,蟲名?!玖凶印ぬ烊鹌亢阋??;鵂?wèi)蟲,生竈下,其狀若脫,其名曰鴝掇。鴝掇千日,化而爲(wèi)鳥,其名爲(wèi)乾餘骨。又【廣韻】古侯切【集韻】居侯切,??音鉤。【廣韻】鴝鵒鳥?!炯崱盔狕V也。又【集韻】居??切,音冓。鳥聲,雉鳴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