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蔽 bì ? ㄅㄧˋ ◎ 遮,擋:蔽野。遮蔽。掩蔽。 ◎ 隱藏:蔽匿。隱蔽。 ◎ 欺騙,隱瞞:蒙蔽。蔽美揚(yáng)惡。 ◎ 概括:一言以蔽之。
◎ 蔽 my ragged shabby
詳細(xì)字義◎ 蔽 bì? 〈動(dòng)〉 (1) (形聲。從艸,敝聲。本義:小草) (2) 遮住,遮掩 [cover;shelter] 蔽,蔽蔽小草也?!墩f(shuō)文》。朱駿聲曰:“此字本訓(xùn)蓋覆也?!? 蔽,障也,隱也。——《廣雅》 蒲蔽?!吨芏Y·巾車》。注:“車旁御風(fēng)塵者?!? 乘馬其蔽五?!豆茏印?。注:“所以捍車馬?!? 景以蔽日?!痘茨献印ば迍?wù)》 故能蔽不新成。——《老子》 旌蔽日兮敵若云。——楚· 屈原《九歌·國(guó)殤》 項(xiàng)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妒酚洝? 陰翳蔽日?!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3) 又如:隱蔽(借旁的事物來(lái)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滿了整個(gè)天空) (4) 隱藏 [hide]蔽林間窺之。—— 唐· 柳宗元《三戒》 先生…引蔽驢后。——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5) 又如:蔽賢(隱蔽賢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體) (6) 庇護(hù) [shelter;shield] 蓋借塞墻為蔽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7) 又如:蔽護(hù)(掩護(hù);庇護(hù));蔽櫓(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 (8) 掩飾 [cover up; conceal] 廉不蔽惡,恥不從枉。——《管子·牧民》 (9) 又如:蔽美(掩蓋他人的美德、長(zhǎng)處);蔽惡(掩飾過(guò)錯(cuò)和壞行為) (10) 蒙蔽 [deceive]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稇?zhàn)國(guó)策·齊策》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1) 又如:蔽蒙(蒙蔽;隱瞞);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 (12) 堵塞 [stop up]。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13) 審斷,判決 [judge]。如:蔽罪(定罪);蔽獄(冤獄) (14) 概括 [summarize] 一言以蔽之?!墩撜Z(yǔ)·為政》
[①][bì][《廣韻》必袂切,去祭,幫。](1)見(jiàn)“蔽芾”。(2)覆蓋;遮擋。(3)庇護(hù)。(4)掩飾。(5)隱覆;埋沒(méi)。(6)蒙蔽;壅蔽。(7)昏聵,不明是非。(8)弊端,病患。(9)隱蔽,躲藏。(10)涵蓋;概括。(11)屏障;障礙。(12)指防護(hù)人馬等的器物。(13)古時(shí)車輿前后或左右遮檔風(fēng)塵的簾子。(14)審斷,判決。(15)耳門。(16)古博具名。(17)通“敝”。破舊;敝陋。(18)春秋鄭邑名。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見(jiàn)《國(guó)語(yǔ)·鄭語(yǔ)》。[②][piē][《集韻》匹蔑切,入屑,滂。]通“撆1”。通“撇1”。拂拭。
[廣 韻]:必袂切,去13祭,bì,蟹開三去祭A幫[平水韻]:去聲八霽[粵 語(yǔ)]:bai3[閩南語(yǔ)]:pe3